赴港上市动因 - 公司于2025年10月9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此前于2025年4月3日的首次申请已于10月3日失效[2] - 赴港上市旨在增强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及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6] - 扩展海外市场是战略重点,截至2024年末产品已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印尼、越南设立子公司[6] - 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可直接以港币或美元形式取得,便于获取外汇开展海外业务,尤其是东南亚市场[6]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在印尼、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供应链基础设施,以实现本地化运营[7] 财务状况与“存贷双高”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账上现金类资产总额达142.23亿元,2025年3月曾公告拟使用不超过110亿元进行理财[5][10] - 同期公司短期借款增至65.51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66.08%,形成“存贷双高”现象[10] - 公司解释称此举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使财务费用下降并实现理财收益,同时确保融资渠道畅通[10] - 公司保持高现金分红比例,2024年现金分红率达到69.14%[10] 市场地位与产品战略 - 按销量计,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到2024年的26.3%[12] - 按零售额计,公司是2024年第二大功能饮料公司,市场份额为23.0%[12] - 公司实施“1+6多品类战略”,以东鹏特饮为核心,同时发展运动饮料、无糖茶、咖啡、鸡尾酒等6个新品类[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7.37亿元,其中东鹏特饮营收占比降至77.91%,较去年同期下降9.32个百分点[17] 产品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能量饮料毛利率为49.9%,运动饮料毛利率为31.1%,其他饮料产品毛利率为14.2%[18][19] - 与东鹏特饮相比,包括东鹏补水啦在内的新品类毛利率偏低,反映出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新品类盈利能力的挑战[17] - 公司计划通过产品组合优化、成本控制和渠道精耕来提升新品的整体盈利能力[20]
东鹏饮料执意赴港上市背后:“不差钱”与出海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