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时代高算力需求导致数据中心能耗激增,行业面临高算力与高能耗之间的核心挑战 [1] - 公司提出“智算+光储”融合创新理念,通过“绿电+AI+光充储算一体化”模式,为行业提供平衡高算力需求与高能耗矛盾的新路径 [1][3] - 公司在“智算中心”、“智慧电能”、“清洁能源”三大赛道融合布局,在算力爆发与能源转型的双重浪潮下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1] “算电协同”:重新定义能源与算力关系 - 2024年全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1660亿千瓦时,几乎相当于两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预计到2030年用电量将达5257.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4.8%,未来6年耗电量将大涨2倍以上 [1][3] - 公司通过“绿电+AI+光充储算一体化”理念,利用绿电为算力提供清洁能源,并借助AI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构建光、充电、储能和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模式 [3] - 在智算中心领域,公司加大液冷技术研发,与头部国产GPU厂商联合推出高密度液冷算力POD,为AI训练、推理等场景提供稳定高效的基础设施保障 [3] - 针对AI业务的高密度算力POD液冷微模块实现了模块化、高弹性的灵活交付模式,并结合AI智能化运维实现绿色节能 [4] 智慧电能与清洁能源的应用拓展 - 在智慧电能领域,公司已成为民航数智化、绿色化建设的领军企业,被评为“2013—2024中国机场建设优秀供应商”,已在50多座机场、航空公司等民航建设中贡献力量 [4] -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项目中,公司通过电力监控、能源管理等数字化手段实现统一平台全局监控,以AI智能管理为客户降本增效提质 [4] - 在清洁能源领域,公司以全域构网型储能解决方案形成技术、产品、场景的全链条突破,其构网型储能PCS通过中国电科院15项构网型指标全验证,成为行业首个完成全功能验证的企业 [5] -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公司管理层强调做“有利润的营收,有现金流的利润” [5] 国产突围:从“替代者”到“定义者” - 在智算中心、清洁能源等领域,中国企业正从“国产替代者”走向“全球标准定义者”,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已成规模,硬件自主能力强大 [7] - 在智慧电能领域,中国在核心控制和设备层面实现深度国产化,并向电网智能化、数字化拓展;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已形成完全自主产业链,并在全球定义行业标准 [7] - 公司推动“AI智慧电能”、“液冷”、“算力”等业务出海,已在东南亚、中亚、欧洲、北美等地实现数据中心产品交付 [7] - 公司已实现数据中心与“光储”融合,推出数据中心光储解决方案,并通过智慧能源系统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体系 [7] - 国内外客户关注点不同:国内市场看重产品自主可控、安全合规及与本土生态融合能力;国际市场更关注产品绝对性能、性价比、稳定性及对全球标准的兼容性 [7] - 技术实力是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中外差距是“从有到优”的卓越性差距及从单点突破到全局引领的生态系统差距 [8]
科华数据:以“算电协同”引领人工智能与新能源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