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海外进阶玩法:“左手分红,右手发债”

以下文章来源于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作者金妹妹 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 追踪保险银行业圈内动态,剖析最新风向,分享有料、有价值的"内行人"洞察见解。 表面上看,太保方面给出的解释相对常规: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保险主业,推动"大康养、 人工智能+、国际化"三大战略实施,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一般性用途。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太保此番选择这一特殊融资工具,背后的逻辑远不止于"战略投入",而是与 资本金补充和国际化进程紧密相连。 今年上半年,几家大型险企中,仅有太保和新华出现净资产下降,其中,太保的净资产增速较年 初下降 3.3%,意味着其资本结构的承压已属明显。 在保险公司惯常的资本运作节奏里,"左手分红,右手发债"几乎已成为一种"潜规则"。 一方面,大型险企需要保持持续分红以稳定股东预期;另一方面,偿付能力压力不断攀升,资本 消耗加剧,要求险企不断寻找新的融资渠道。 在这样的矛盾之下,可转债这种既能在会计层面计入资本、又能推迟摊薄效应的工具,成为权宜 之计。尤其是零息可转债,意味着发行方在存续期间不需要支付利息,对现金流的压力最小,换 取的是在未来可能转股时的股权摊薄。 导语:长期以来,太保"走出去"的动作,相较平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