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强生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业绩超预期,并宣布将骨科业务DePuy Synthes分拆为独立公司,这是继2023年分拆消费保健业务后,公司组合优化战略的进一步深化,旨在聚焦高增长核心领域 [2] - 分拆计划预计在未来18-24个月内完成,目标时间为2027年中,此举旨在重塑公司业务结构,为母公司和骨科业务创造更清晰的发展战略和资本空间 [2][13][17] 财报要点 - 整体业绩: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销售额为239.93亿美元,同比增长6.8%(报告口径)或5.4%(运营口径),高于市场预期的231.7亿美元 [5][6] - 净利润与每股收益:净利润为51.52亿美元,同比增长91.2%;报告每股收益(EPS)为2.12美元,同比增长91%;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80美元,同比增长15.7%,高于市场预期的2.76美元 [5][6] - 区域表现:美国市场销售额137.0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国际市场销售额102.85亿美元,同比增长7.6%(运营口径增长4.4%) [5][6] - 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约为142亿美元 [5] - 全年指引: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销售指导至约937亿美元(中值),对应增长约5.7%,同时维持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目标为10.85美元 [7] 业务板块表现 - 创新医学:销售额约152亿美元,同比增长5.3%(运营口径),肿瘤药物Darzalex和Carvykti表现强劲,新管线进展抵消了Stelara专利到期造成的超过11亿美元销售冲击 [9] - 医疗科技:销售额约88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运营口径),心血管业务增长超过22%,手术和视野业务表现亮眼 [9] - 骨科业务:在整体医疗科技板块中占比约10%,2024财年营收约92亿美元,增长相对缓慢 [9] 分拆DePuy Synthes骨科业务 - 业务规模与结构:DePuy Synthes在2024财年营收约92亿美元,占强生总营收的10%,业务涵盖关节重建、创伤、脊柱和数字手术技术四大核心方向,其产品每年服务约700万名患者,面向全球超过500亿美元规模的骨科市场 [9][11] - 分拆路径与时间表:公司计划优先选择“免税分拆”路径,目标在2027年中完成,在分拆完成前,骨科业务将维持当前运营战略 [13] - 领导层任命:任命Namal Nawana为DePuy Synthes全球总裁,负责牵头分拆工作,其拥有超过20年的骨科与医疗器械行业经验 [14][16] - 战略意图:对强生而言,分拆将强化其在高增长、高利润赛道的资源集中;对DePuy Synthes而言,独立运营意味着更清晰的战略方向和资本运作空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最具专注度的骨科公司之一 [17] 市场影响与行业格局 - 短期市场反应:分拆公告发布后,强生股价在早盘短暂下跌约2%,市场分析认为这是对分拆短期不确定性的反应 [2][19] - 估值结构重塑:分拆将使强生母公司的业务更聚焦,吸引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两部分业务有望获得更匹配的资本定价 [20][22] - 行业竞争影响:DePuy Synthes独立后将直接与Stryker、Zimmer Biomet等骨科巨头竞争;强生则更专注于心血管和手术设备等高景气赛道,对Boston Scientific、Abbott Laboratories等竞争对手构成更直接的压力 [21]
1710亿!财报发布!强生拟分拆骨科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