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厂南下,广东站上人形机器人新风口

全球及中国人形机器人融资概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总额突破14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占比高达60%,融资额达84亿元,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2] - 2025年1至9月中国人形机器人融资事件TOP10中,融资额最高的是优必选获得的10亿美元(约合71.13亿元人民币)战略合作投资 [20] - 在融资TOP10榜单中,广东企业有3家,分别是优必选、众擎机器人和自变量机器人 [21] 港股作为机器人企业融资主战场 - 港股成为具身机器人公司融资主战场,毗邻香港的广东企业拥有地利优势 [3][12] - 优必选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在港股累计融资超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1.1亿元),其最新再融资计划达24.73亿港元 [3][10] - 越疆科技作为“协作机器人第一股”通过折价配售新股募资超10亿港元,以加速技术研发和全球扩张 [3][12] - 优必选港股上市后吸引摩根大通、花旗等外资银行研究员关注,国际化资本平台效应显著 [8] - 截至2025年8月,已有12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发布港股IPO,其中3家注册地在广东深圳 [12][13] 互联网大厂战略投资布局 - 京东在3个月内连续投资5家具身智能公司,其中三家为广东深圳企业,覆盖触觉传感、运动控制、具身智能算法等关键环节 [15] - 美团过去三年投资的机器人及相关企业达30家,其中多家为深圳企业,并于2024年12月成立自有机器人公司深圳极雀科技 [15] - 互联网大厂投资逻辑从只看技术概念转向更加关注企业产业化落地能力,旨在实现技术商业化并与自身业务生态协同 [16] - 大厂入局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垂直场景的实际应用,例如美团与银河通用合作推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为银河通用带来近亿元人民币收入 [16] - 银河通用在2025年6月创下具身大模型机器人领域单笔最大融资纪录,累计融资额已超过24亿元 [15] 广东机器人产业优势与挑战 - 广东机器人产业优势体现在拥有优必选、越疆等具备核心技术及产品落地能力的头部企业 [18] - 广东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便于利用港股再融资的灵活性为企业持续输血 [18] - 广东拥有深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为人形机器人硬件研发提供支持 [18] - 行业挑战在于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仍处于产业化早期,融资出现断层,头部企业易获大额融资而中腰部企业难以获得关注 [4][19] - 广东在传感器、关键零部件等上游核心技术领域仍依赖进口,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而长三角地区在部分零配件上已实现自主可控 [4][22] - 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北京、上海更为均衡但中腰部企业偏多,深圳初创公司融资轮次多处于A轮早期阶段,北京初创企业则跑得更快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