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见顶?台积电打脸!指数级增长!

核心观点 - 公司25Q3财报数据全面超预期,营收331亿美元(同比增41%),净利润151亿美元(同比增39%),彰显AI驱动的先进制程红利进入早期爆发阶段[2] - 公司将2025年营收增速预期从30%上修至近35%,目标锁定1216亿美元,并收窄资本支出至400-420亿美元,表明其以精准投资押注AI长期需求[2] - 公司技术垄断地位稳固,先进制程(7纳米及以下)贡献74%晶圆营收,N2等下一代技术路线图明确,有望支撑未来10年增长[8][17][18] 财务业绩 - 营收规模达331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315亿美元,环比增10.1%,同比增41%,相当于单季日均营收近1.1亿美元[4] - 盈利水平强劲,调整后EPS为2.92美元(同比增39%),净利润率达45.7%,在全球科技巨头中保持领先[4] - 毛利率创59.5%新高,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的58.9%,主要受先进制程出货激增和成本管控驱动[6] - 自由现金流达1393.8亿新台币(约45.6亿美元),同比增12%,为后续扩产与研发提供充足资金支持[11] 业务结构 - 先进制程垄断优势显著,7纳米及以下制程贡献74%晶圆营收,其中5纳米占37%,3纳米占23%,7纳米占14%[8] - 应用平台分化明显,HPC(高性能计算,核心为AI服务器)占比57%,智能手机占比30%(环比增19%),物联网与汽车电子各占5%(分别环比增20%和18%)[10] - 晶圆平均销售价格(ASP)达7040美元,同比增15%,体现先进制程占比提升带来的价值增量[11] AI需求驱动力 - AI需求已从云端扩展至企业端和主权AI,形成三驾马车驱动格局,公司CEO确认需求比三个月前更强,处于长期趋势早期阶段[13] - AI代币数量每3个月呈指数级增长,需更强算力支撑,制程从7纳米升级到3纳米可使芯片计算效率提升2-3倍,是维持AI加速器45%复合年增长率的核心逻辑[14] - 公司通过直连超500家终端客户及其下游用户,能提前2-3年预判需求,例如2023年预判3纳米需求爆发并提前扩产[15] 技术路线图 - N2(2纳米)制程将于25Q4末启动量产,逻辑密度较N3提升20%,功耗降低30%,目标2026年贡献5%晶圆营收,2027年突破15%[18] - N2P作为N2升级款,性能再提升10%,功耗再降15%,专为高端AI训练芯片设计,预计2026年下半年量产[19] - A16技术整合独家超级电源轨技术,瞄准高密度AI加速卡,毛利率可超65%,预计2026年下半年量产[20] 全球产能扩张 - 美国亚利桑那州基地加速建设超级晶圆厂集群,生产3/5纳米制程,配套2座CoWoS封装厂,目标2027年产能突破100万片12英寸等效晶圆[22][23] - 日本熊本首座特殊制程厂已于2024年底量产,第二厂已开工聚焦7纳米特殊制程,预计2027年量产[24] - 德国德累斯顿基地生产28/40纳米特殊制程,服务于欧洲汽车与工业AI,预计2027年量产[25] - 中国台湾作为2纳米大本营,新竹、高雄园区筹备多期2纳米厂,2026年CoWoS产能将提升50%[26] 资本支出与回报 - 2025年资本支出区间收窄至400-420亿美元,70%用于先进制程(3/2纳米),10%-20%用于特殊制程,10%-20%用于先进封装[26] - 公司确保营收增长快于资本支出,过去5年营收复合增18%,资本支出仅增12%,每1美元资本支出预计未来3-5年带来1.5-2美元营收回报(先进制程和CoWoS可达2.5美元)[26][27] 非AI市场与竞争 - 智能手机业务环比增19%,库存健康,2026年安卓高端机型对5/4纳米需求有望支撑10%-15%增长[29] - 汽车电子业务环比增18%,自动驾驶芯片对7/12纳米需求旺盛,未来3年有望成为第三大营收平台[30] - 公司通过Foundry2.0战略提供制程、封装、软件全解决方案,先进封装营收占比近10%,并以合作方式(如为英特尔代工)对冲竞争[31] 未来关键指标 - 25Q4营收指引为322-334亿美元,若完成则2025年总营收将突破1216亿美元[33] - N2制程需在2026年实现营收占比突破5%,良率达85%以上,以确保先进制程持续领先[33] - 海外工厂毛利率稀释需在2026年控制在2%-3%以内,以维持整体盈利水平[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