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周期爆发!存储龙头终于翻身

行业趋势与周期判断 - 存储芯片市场自2024年底迅速回暖,2025年上半年存储器价格全面反弹,NAND Flash综合价格指数上涨9.2%,DRAM综合价格指数大幅飙升47.7% [5][6] - 行业开启超级周期,需求从传统消费电子转向由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服务器主导,单位设备内存容量和性能要求成倍提升 [3][9] - 供需格局转变导致缺口持续扩大,2025年9月存储芯片启动第二轮涨价,景气度上行预计至少延续到2026年下半年 [8][11] 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 - 上游存储厂商将产能重心转向数据中心和高阶手机存储市场,挤压传统消费电子产能,三大芯片巨头在2025年上半年执行10%~15%的产能压缩计划 [8] - 北美云服务商服务器建置需求持续发酵,全球云厂商资本支出同比增长超过50%,存储器采购需求强劲 [10] - OpenAI与三星、SK海力士达成合作,计划到2029年采购每月高达90万片晶圆的DRAM产能,相当于2025年末全球总产能的近一半 [11] - 主流传统市场需求旺盛,出现DDR4价格超过DDR5的“价格倒挂”现象,厂商控货惜售推动价格持续上涨 [11] 公司业务表现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三大存储产品线NOR Flash、利基型DRAM、SLC NAND均迎来涨价潮,其中利基型DRAM在二季度环比实现50%以上增长 [12] - 上半年公司营收41.50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7%,利润环比增长45% [16] - DDR4收入在DRAM系列营收贡献已超过60%,DDR4 8Gb产品收入贡献快速提升,预计对全年DRAM产品线收入贡献达三分之一 [12] - 公司股价自去年9月底启动,累计涨幅超过两倍,期间创下历史新高 [14] 公司长期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长期驱动力来自产能结构调整带来的行业竞争地位提升机会,而非短期的芯片结构性涨价 [18] - 通过从NOR Flash向DRAM和MCU领域延伸,并将产品从消费级向车规级推进,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二的NOR Flash芯片供应商 [19][21] - 在利基型DRAM市场,公司2024年收入为1.46亿美元,市场份额为1.7%,全球排名第七,中国大陆排名第二 [24] - 公司与国产头部DRAM晶圆厂长鑫存储深度绑定,通过股权合作和长期代工协议确保了独家DRAM产能优势 [28] 未来增长机遇 - 头部存储厂商加速向HBM、DDR5等新产品迁移,放弃或减少利基型产品生产,为国内存储企业带来份额提升机遇 [26][28] - 公司已针对AI手机、AIPC、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推出定制化存储解决方案,预计在2026年后实现量产 [30] - 边缘AI设备对更快、更大容量存储的需求,推动了基于利基存储和先进封装的新型存储技术发展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