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大规模AI基础设施项目 - 黄仁勋与奥特曼共同宣布价值1000亿美元的交易 这是历史上最大的计算项目[1] - 奥特曼展开交易攻势 利用硅谷巨头竞争心理 为OpenAI确保计算能力[1] - OpenAI长期目标为2033年建成250千兆瓦计算能力 按当前标准耗资超过10万亿美元[5] 科技巨头与OpenAI合作交易 - 英伟达签署协议向OpenAI出租最多500万块芯片 按当前标准费用高达3500亿美元[14] - 英伟达有权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帮助OpenAI支付交易费用[14] - 甲骨文与OpenAI签署价值3000亿美元合同 股价随后飙升近40%[12] - AMD与OpenAI达成数百亿美元交易 购买高达6千兆瓦产能 并获得AMD未来10%股份作为奖励[17] - 博通与OpenAI合作开发新芯片 提供10千兆瓦计算能力 交易规模与英伟达匹配[18] 资本市场反应 - 甲骨文 英伟达 AMD和博通在披露OpenAI相关交易后 四家公司市值总计增加6300亿美元[2] - AMD宣布与OpenAI交易后股价飙升24% 创有史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之一[17] - 科技股普遍上涨 推动美国股市创下历史新高[2] 微软战略调整 - 微软取消部分美国数据中心租约 不再支持OpenAI工作负载[11] - 微软允许OpenAI从其他云提供商寻找额外计算能力[12] - 微软宣布在威斯康星州建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部分用于训练OpenAI模型[12] 行业竞争格局 - OpenAI寻求减少对英伟达依赖 与博通合作设计定制芯片 并关注AMD提供的芯片[13] - 甲骨文凭借OpenAI交易获得巨大胜利 该公司长期在云计算行业挣扎[12] - 软银与OpenAI合作公布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计划 但近期因建设地点分歧遇到障碍[9] OpenAI财务状况与挑战 - OpenAI今年预计创造130亿美元收入 但仅占其与英伟达和甲骨文达成的6500亿美元计算服务费用的一小部分[5] - 若算上与其他云服务提供商的协议 OpenAI计算服务费用可能接近万亿美元[5] - OpenAI面临严重算力短缺 不得不推迟产品发布[6]
OpenAI,拿捏芯片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