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战略核心 - 公司计划在今明两年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将全球80%的门店(约6000家)关闭重开,以实现从零售公司向文化创意公司的定位跃迁 [5][6] - 转型两大支柱为门店模型重构与产品结构变革:门店从200㎡以下中小型升级为400-600㎡主题化空间,旗舰店参考1500㎡的上海“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IP产品占比计划从当前50%在未来3-5年提升至80%以上 [6] - 战略转变的底层逻辑包括从流量覆盖转向精准狙击、从卖产品转向卖文化、以及通过收购永辉实现生态协同,旨在剥离低效资产,集中资源打造标杆门店 [14][15] 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局面,营收增长18.9%,但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由于销售与分销开支同比增长46.7%以及收购永辉带来的财务成本增加 [11]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达49.7亿元,同比增长23.1%,毛利率为44.3%,较去年同期上升40个基点,但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11] - 公司中国内地合伙人门店在2024年关闭299家,关店数量近乎翻倍,单店年收入从巅峰270万元跌至190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净减少111家门店,出现首次总门店数量下滑 [10] 转型驱动因素 - 行业趋势显示IP衍生品市场持续升温,盲盒、潮玩等文创产品凭借高溢价和强用户粘性成为零售新增长点,公司此前IP联名产品已取得成效 [6] - 公司原有大量200㎡以下小店坪效低迷、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承载新IP产品及满足年轻人体验式消费需求,关店主要集中在清理二线及以下城市小加盟商的亏损门店 [10] - 上海南京东路全球壹号店作为新门店模型代表,9个月销售额破亿,单月最高达1600万元,客单价是普通小店的3倍,验证了用门店质量换用户价值的逻辑 [14] 执行挑战与风险 - 转型面临用户适应成本挑战,公司“平价实用”的消费者心智标签难以轻易抹去,IP产品溢价可能导致价格带上移,流失依赖低价刚需品的核心用户 [7] - 加盟商需承担重新装修、货品更新、停业损失等成本,新门店面积扩大导致装修和运营成本大幅提升,加盟门槛显著提高,部分中小加盟商可能因资金压力被淘汰 [17] - 长达两年的转型期内,门店变动可能引发购物不便影响品牌口碑,若转型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引发加盟商信心受挫和大规模退盟潮,给线下网络带来毁灭性打击 [20]
叶国富计划关闭重开80%门店,谁为“腾笼换鸟”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