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核心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达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超出华尔街264亿美元的预期[4] - 汽车业务营收为212亿美元,同比增长6%,占总营收的75.4%[5] - 能源业务营收暴涨44%至34.2亿美元[5] - 自由现金流创纪录达到40亿美元[5] - 净收入同比下降37%至14亿美元,GAAP每股收益为0.39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为0.50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0.55美元[5] 利润下滑原因分析 - 进口原材料与零部件需缴纳关税,导致本季度损失超过4亿美元[8] - 汽车监管信贷收入从7.39亿美元下降至4.17亿美元,降幅达44%[8] - 人工智能和其他研发项目投入同比激增50%,拖累盈利能力[8] - 销量增长由美国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驱动,形成短期需求热潮[8] 未来战略与业务重点 - 财报会议重点讨论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业务,而非当前核心汽车业务[5][12] - 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Robotaxi服务拓展至8~10个主要都市区,并预计今年在奥斯汀实现完全自主运营[12][13] - 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无方向盘和踏板的自动驾驶汽车Cybercab,并预测其需求将"异常旺盛"[15] - 公司重申难以衡量全球贸易和财政政策变化对供应链、成本及需求的影响,因此拒绝发布具体销售与利润预测[9] 市场反应与分析师观点 -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应声下跌近5%[5] - 有分析师认为公司正以更低利润率销售更多汽车,模式难以持续,并预计2025年交付量将下降8.5%[9][10] - 部分投资者对汽车业务细节有限感到失望,认为公司交易估值像AI平台,但财务表现像汽车制造商[12] - 亦有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三到五年前景表示看好,认为首席执行官意志坚定且能完成目标[10] 管理层与控制权议题 - 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财报会议尾声突然提出个人薪酬方案,寻求对公司25%投票控制权的绝对控制[17] - 该薪酬方案被视为在公司向新业务转型期间留住关键人物、确保战略连贯性的关键[19] - 薪酬方案的最终表决将于11月6日年度股东大会上进行[19]
核心业务持续恶化,马斯克却沉迷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