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盘点 | 国内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企业清单!!!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国金刚石基复合材料行业的主要参与者,重点介绍了21家相关公司的产品、技术、产能、客户及融资情况 [1][2][3] - 金刚石基复合材料(如金刚石铜、金刚石铝)因其超高导热性能(热导率可达1800–2200 W/m·K,是铜的5倍以上)成为解决AI、5G、大功率芯片等高热流密度散热瓶颈的关键材料 [29][30] - 行业呈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点,多数公司与哈工大、中南大学、南航等高校有深度合作,技术来源以自主研发和高校技术转化为主 [2][5][6][8] - 资本市场对该领域关注度高,多家公司在2024至2025年完成新一轮融资,知名投资机构如华为哈勃投资、深创投、中科创星等积极参与 [9][11][23][28] - 产品已进入华为、比亚迪等头部厂商供应链并实现批量应用,标志着该材料从技术验证迈向产业化放量的关键阶段 [5][29][42] 公司主要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各公司主要聚焦于金刚石铜和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其热导率指标突出,例如长沙升华微电子的金刚石铜热导率A>700 W/m·K,金刚石铝热导率A>500 W/m·K [2][5];国机精工的单晶金刚石散热片热导率达1800–2200 W/m·K [29][30] - 技术工艺:主流制备技术包括溶渗法、粉末冶金、近净成形技术、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和高温高压(HPHT)等 [2][19][25][29] - 产品矩阵扩展:除核心复合材料外,公司产品线还覆盖铝碳化硅复合材料、钨铜、钼铜、热沉、均热板、光学窗口片等,满足微波射频、光通信、功率半导体等多元场景 [2][17][30][45] 产能与规模 - 现有产能:长沙升华微电子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总产能达到5000万件/年 [2];南京瑞为新材产能为300万片/年,并正在建设1000万片/年的新产能 [2] - 重大投资扩产:新锋先进材料项目一期投资约3.5亿元,建筑面积20500余平方米,二期投资约6.5亿元,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 [2];国机精工在新疆哈密市投资3.8亿元建设功能性金刚石材料产业化生产线 [29] - 产能规划:新锋先进材料2024年产量50吨,2025年规划扩产至150吨 [8];国机精工规划其哈密产线2027年达100万克拉,2030年突破200万克拉 [29] 技术来源与合作 - 高校合作:技术来源高度依托知名高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武高辉、朱嘉琦、李新中等团队)、中南大学(魏秋平、周科朝、马莉等团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 [2][5][6][8][12][22][25] - 研发机构:部分公司技术源于国家级科研院所,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波赛墨科技)[9]、有研集团(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31] - 自主研发:多家公司强调自主研发能力,并拥有多项相关专利,例如有研工研院拥有涉及铜金刚石材料的授权发明专利7项 [33] 客户与市场应用 - 头部客户验证:产品已切入华为(用于5G基站和昇腾等高端芯片)、比亚迪电子供应链 [5][29][42];国机精工已向华为实现千万级出货/年 [29] - 军工与高端制造:多家公司产品进入军工领域,如南京瑞为新材、湖南浩威特科技等服务于中国电子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研究所 [2][42];有研工研院产品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雷达TR组件、航天器热控组件等关键领域取得批量应用 [33] - 广泛客户基础:深圳市瑞世兴科技已成为伟创力、红板线路、日本名幸电子、台塑集团等直接客户 [35] 融资情况 - 活跃的融资活动:2024至2025年是融资活跃期,例如新锋先进材料于2025年2月完成A+轮融资(中科创星、湘江国投)[9];宁波赛墨科技于2025年9月完成B+轮融资(深圳高新投、江西铜业集团等)[11];哈尔滨一盛新材料于2025年2月完成天使轮融资(科力投资、哈工大资产投资)[23] - 知名投资方:投资方包括产业资本(如江西铜业集团、华为哈勃投资)以及一线财务投资机构(如君联资本、达晨财智、深创投、苏高新金控等)[2][9][11][28] - 多轮融资历程:部分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如湖南浩威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进行至C轮,共完成5轮融资 [43];宁波赛墨科技共完成5轮融资 [11] 公司背景与特色优势 - 上市公司关联:部分企业为上市公司子公司或关联公司,如中南钻石有限公司是中兵红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43];苏州拓瓷科技有限公司是灿勤股份的子公司 [45];河南乾元芯钻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由黄河旋风与博志金钻合资成立 [37] - 技术领先优势:国机精工是国内唯一能自研生产MPCVD设备的上市公司,具备全产业链覆盖能力 [29];哈尔滨一盛新材料首席科学家武高辉教授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40年,公司技术获2024年军事技术发明一等奖 [22] - 产能与规模优势:海特信科新材料一期建设80,000平米厂房已投产,二期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微电子封装热沉材料及零部件工厂之一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