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银行被工商银行收购事件 - 工商银行获批收购承接锦州银行的相关资产、负债、业务、网点和人员,双方已签署《收购承接协议》[1] - 锦州银行依法合规开展的商业银行业务及相关资产负债由工行受让,存款人合法权益不受影响[1] - 业务迁移自通知发布日(10月26日)起15个工作日后实施,涉及IT系统准备[3] 业务迁移具体安排 - 迁移业务涵盖单位客户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企业网上银行、支票、代发工资业务,以及个人客户的支付结算、代销基金、贵宾权益、信用卡、缴费、国际业务、结售汇、外汇买卖等[3] - 个人支付结算业务将进行介质更换:标准借记卡(卡BIN为623568的19位芯片卡)可在工行正常使用,存折、存单及非标准借记卡(17位磁条卡)将无法在工行办理业务(但资金汇入及工资社保发放入账不受影响)[3] - 系统迁移完成前约2个自然日,锦州银行借记卡签约的财付通(微信)、支付宝、京东、抖音等支付服务将暂停使用,其他支付机构服务将终止,影响消费、转账、还款等业务[4] 锦州银行风险处置与经营历史 - 该行于2015年12月7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为东北三省第三家在香港挂牌的城商行[7] - 2019年爆发严重的同业挤兑危机,被中国人民银行和原银保监会判定为"情势较为紧急",随后引入成方汇达、辽宁金控、工银投资等5家机构投资入股以提供增信[7] - 成方汇达公司以市场化价格收购锦州银行1500亿元不良资产,并会同辽宁省国资平台共同出资121亿元认购62亿股新发股份[7] - 财务重组后,截至2019年年报,锦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达8.85%、10.38%、12.56%,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95%[7] - 2020年9月30日改革重组正式完成,银行基本恢复自我"造血"功能,风险得到化解,未对金融市场形成大的冲击,成为上市银行"在线修复"典型案例[8] - 截至2022年6月末,锦州银行资产总额为人民币8265.52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达人民币5747.87亿元,存款余额为人民币4846.32亿元,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减少23.5%[8] - 2024年4月15日,锦州银行正式从港股退市[8]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行业趋势 - 金融监管总局连续两年(2024年、2025年)将"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年度重点任务目标首位[9]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将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11] -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中小银行数量为3505家,较去年末减少222家,较2018年末减少529家,显示中小银行数量呈明显减少趋势[9] - 此前,工行、交行、农行等国有大行已通过"村改支"(收购旗下村镇银行并改制为支行)、划归管理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等方式参与改革化险[1]
锦州银行被工行收购承接!存款人合法权益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