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里程碑事件 - 上证指数早盘突破4000点大关,为沪指历史第三次突破该关键点位,也是近10年来首次站上4000点 [2] - 尽管收盘未能站稳4000点,沪指报3988.22点跌0.22%,但该突破具有重大信号意义 [3][4] - 上证指数在一年内完成了从2700点到4000点的涨幅,反映出市场信心的彻底转变 [5] 科技牛行情特征 - 本轮行情以“科技牛”为牵引,创业板、科创50等科技指数涨幅大幅领先于上证指数 [6][8] - 科技板块是过去一年的绝对主线,AI产业链、锂电池、创新药、有色金属等细分板块领跑 [9] - 2025年以来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前十的板块中,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受AI算力驱动的板块取代了以往牛市中领涨的非银金融板块 [10] AI算力产业链动态 - 北美AI赛道出现重磅合作,Anthropic与谷歌合作部署百万枚TPU建设超1GW算力集群,预计2026年上线 [15] - AI“资本开支扩张、商业化落地、业绩兑现”的正向循环为算力供应链业绩增长注入动力,光模块公司业绩兑现有强确定性 [16] - 已披露财报的光模块公司如剑桥科技、华工科技、光迅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71% [16] - 海外大客户重新上调明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中际旭创自10月下旬结束调整后累计涨幅已接近50% [16] 未来产业投资布局 - “十五五”规划提及将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25] - 未来产业涵盖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包括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等具体领域 [26][27] - 过去两年新质生产力概念赛道受资金青睐,云计算与大数据、算力、5G6G涨幅超100%,集成电路、有色新材料等涨超50% [28] 反内卷主题投资机会 - PPI已连续36个月同比为负,内卷式竞争从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蔓延 [31] - 工程机械、电池、能源金属、生猪养殖等行业可能已出现营业收入拐点 [32] - 从7月1日至10月13日,能源金属、工业金属、电池等反内卷板块指数涨超30%,跑赢沪深300指数16.71%的涨幅 [32] - 政策有望遏制价格战,推动行业毛利率回升,并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使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 [32] 市场前景与驱动因素 - 中美经贸磋商顺利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美方表示不会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关税 [14] - 全球降息周期下,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2次,A股作为估值存在折价的市场对外资有配置吸引力 [22][23] - 高盛报告指出中国股市将进入更持久上涨阶段,预计主要指数到2027年底有约30%上涨空间 [22] - 市场核心驱动逻辑源于科技突破、反内卷等主流叙事对风险偏好的影响,而非单纯企业盈利改善 [21][35]
历史重现!十年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