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刚上线就恶评如潮,运营商是该多用点心了?
国行eSIM现状与用户体验 - 国行iPhoneAir的eSIM开通必须回到号码归属地线下营业厅完成人证验证和配置文件下发 换机或服务异常时也需重复此流程 而实体SIM卡已支持上门配送和手机激活[5] - 国行eSIM无法像海外用户一样一键转移设备 部分用户反映eSIM会无缘无故失效 刚用两天就需返回营业厅处理[5] - 国内运营商对eSIM的管理沿用实体SIM卡时代方式 因eSIM作为数字配置文件可被复制 运营商为控制流通风险将开通迁移和恢复收归线下 并非技术不成熟[12][15] 国内外eSIM流程对比 - 海外使用eSIM流程简单 打开设置扫描运营商二维码即可自动下发卡片 从连Wi-Fi到激活整个流程不超过3分钟 海外版手机可提前购买eSIM落地即用[10] - 国内早有为智能手表提供的一号多终端eSIM服务 采用在线人证校验流程 用户只需在设备上完成摇头晃脑操作即可入网 实体SIM卡激活也沿用此在线方案[8] - 运营商已具备实体SIM卡线上实名加生物识别体系 但未完整移植至eSIM 导致国行eSIM体验远落后于海外[8][10] eSIM技术前景与行业影响 - eSIM将成为未来通信形态中不可逆转的一环 国内手机品牌已展现兴趣并计划推出eSIM手机 使不具备插卡条件的设备能长期在线 对混合AI时代尤为重要[18] - eSIM技术将重构传统通信服务 套餐可脱离实体SIM卡限制 让号码在不同硬件间自由转移 未来可能像登录账号一样激活内置eSIM直接使用套餐[20] - 作为先驱者 iPhoneAir暴露了eSIM当前问题 但开通转移在线化后 eSIM有望像NFC和移动支付一样从争议配置变为默认配置 麻烦只是过渡普及才是方向[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