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转型与市场表现 - 公司已从传统“代工厂”转型为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核心供应商 [1] - 公司股价在不到半年内从20.94元/股涨至80.80元/股,总市值涨幅超过280%,达到1.60万亿元 [1] - 公司被资本市场重新定价,逐步摆脱“代工厂”估值逻辑,定义为“AI算力底座的关键承建者” [1][3] 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03.73亿元,同比增长62.04% [3]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039.31亿元,同比增长38.40%;归母净利润为224.87亿元,同比增长48.52% [5] - 前三季度云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5%,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超过75% [5] - 云服务商业务前三季度收入占比达云计算业务70%,同比增长超过150%,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逾2.1倍 [5] - 云服务商GPU AI服务器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0%,第三季度单季环比增长逾90%、同比增长逾5倍 [5] 各业务板块表现 - 交换机业务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100%,其中800G交换机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超27倍 [6] - 2025年上半年800G高速交换机营收较2024年全年增长近三倍 [10] - 精密机构件业务受AI智能终端新品推出带动,客户换机需求上升 [6]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41.41亿元,同比减少82.92亿元,主要因AI服务器需求强劲导致备货增加 [6][7] AI算力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2025年全球云厂商持续加码AI算力投入,AI服务器需求激增 [2] - 2025年AI服务器产值将达2980亿美元,占整体服务器产值七成以上 [9] - 公司是英伟达GB200等AI服务器关键制造商,GB200已实现量产爬坡,GB300产品已具备量产条件 [2][9] - 公司预期800G产品是2025-2026年出货主力,与CPO、1.6T交换机共同驱动网络业务增长 [10] - 公司协同客户开发新一代AI服务器、液冷机柜等关键技术,提供客制化解决方案 [9][10] 机构投资者关注度 - 公司公募基金持仓排名从二季度末第157位飙升至第7位,成为前十大重仓股中跃升幅度最大个股 [14] - 资金正从传统板块向以公司为代表的AI算力硬科技龙头集中 [14] - 英伟达CEO宣布Rubin芯片2026年量产,Blackwell GPU出货量将达2000万块,未来两代平台创造5000亿美元销售额 [14] 机器人业务发展 - 公司深度参与机器人设计、开发和投资,产品应用于多个业务自动化产线 [11] - 相关产品包括无人叉车、AMR、复合机器人、协作机械臂等,聚焦工厂内部物流、人机协作等场景 [11]
靠AI,这家“代工厂”市值逼近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