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散热的破局者:国内21家金刚石铜材料企业全景盘点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国金刚石基复合材料行业的主要参与者,重点介绍了21家相关公司的产品、技术、产能、客户及融资情况 [1][2][3] - 金刚石基复合材料(如金刚石铜、金刚石铝)因其超高导热性(热导率可达1800–2200W/m·K,是铜的5倍以上)成为解决AI、5G、大功率芯片散热瓶颈的关键材料 [29][30] - 行业呈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点,多数公司技术源于哈工大、中南大学、南航等高校,并获得政府产业基金及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多轮投资 [2][9][11][15][23][28] 公司主要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矩阵:各公司主要产品集中在金刚石铜、金刚石铝等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并延伸至钨铜、钼铜、铝碳化硅等电子封装材料 [2][5][10][17][46] - 技术路线:普遍采用溶渗法、粉末冶金、近净成形等技术,部分领军企业如国机精工掌握MPCVD与HPHT双核心技术路线 [2][8][14][19][29] - 性能指标:产品热导率普遍在600-800W/m·K,顶尖企业如国机精工的单晶金刚石散热片热导率达1800-2200W/m·K,热膨胀系数可低至2.0~2.2×10⁻⁶/℃ [5][29][30][45][54] 产能与客户合作 - 产能规模:部分公司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如长沙升华微电子总产能达5000万件/年,新锋先进材料2024年产量50吨并规划2025年扩产至150吨 [2][8] - 重大投资:海特信科一期投资约3.5亿元建设80,000平米厂房,新锋先进材料项目二期投资约6.5亿元 [2][3] - 客户验证:多家公司产品已切入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供应链,国机精工已向华为实现千万级出货/年,并进入GPU/功率半导体巨头验证阶段 [2][3][29][42] 融资与资本动态 - 融资活跃:行业融资活动频繁,多数公司在2022至2025年间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君联资本、哈勃投资等知名机构 [2][9][11][15][23][28] - 代表性案例:宁波赛墨科技共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江西铜业集团等;湖南浩威特科技已进行至C轮融资 [11][43] - 国资背景:部分公司获得地方产投集团或国有基金支持,如安徽尚欣晶工获得合肥市产投集团投资,河南碳真芯材获得河南省投旗下基金投资 [12][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