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政策概况与市场影响 - 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持续近两年的消费刺激计划将暂时告一段落 [4] - 2025年1月~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国补,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额(除餐饮外)约7% [5] - 国补资金提前透支,社零总额和商品销售额增速自5月以来放缓,汽车、家电等行业销售下滑明显 [5][18] 汽车行业影响 - 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补贴2万元,燃油车补贴1.5万元,对售价低于5万元的A00级新能源车刺激作用最明显 [7] - 2025年1月~8月,A00、A0级新能源车受政策拉动保持超85%的高增速,而A00级、A级和C级燃油车销量下降 [7] - 比亚迪成为最大受益者,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但其他多数车企在价格战下增收不增利或亏损 [8] - 国补加速了汽车行业洗牌,截至9月10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830万份,超过同期1476.5万辆乘用车销量的一半 [17] 3C数码行业影响 - 2025年1月起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可获销售价15%的补贴,单件最高500元,售价3000元~6000元的机型最受益 [8] - 小米反应迅速,2025年一季度国内手机出货量达1330万台同比增长约40%,市场份额19%重回中国市场第一,大家电业务收入翻倍,IoT业务收入超300亿元同比增长58.7% [9] - 华为一季度出货1300万台同比增长12%,OPPO出货量下降2%,苹果下降8% [9] - 二季度国补覆盖6000元以上机型,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4.4%至153.7亿美元,出货量逆势增长1% [10] - 国补改写了3C产品价格带,2025年上半年600美元以上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快于整体手机大盘2%的增速 [17] 电商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凭借自营模式和成熟供应体系,国补覆盖范围最广,成为最大获益平台 [11] - 淘天反应迅速,在消费者侧和商家侧积极布局,也抓到了红利 [11] - 拼多多因模式差异和商家结构问题,国补覆盖范围小且入口隐蔽,2025年一季度营收957亿元低于预期,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47% [12][13] 行业资金分配与结构性影响 - 汽车是国补资金最大受益行业,截至2025年5月31日汽车补贴约618亿元~824亿元,占比高达38%~51% [16] - 家电行业迎来增长,2025年上半年申万家电板块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涨9.19%、12.79%,美的、海尔、格力利润均超百亿元 [17] - 家电产业结构升级,智能冰箱、空调等销量同比增长超10%,一级能效电视销量同比暴增863% [17] - 国补刺激是短期的,提前透支了未来需求,2025年8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4%,增速自5月以来接连放缓 [18] - 冰箱、空调市场保有量分别超5亿台和6亿台,市场饱和,手机换机周期拉长至40个月,国补过后行业可能面临需求萎缩和洗牌加速 [21] 地区执行差异与效果 - 国补资金分配遵循“央地共担”原则,中央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承担85%、90%、95% [23] - 经济发达地区在实际资金使用效率上更具优势,例如江苏2025年上半年资金使用173.77亿元,拉动消费超1400亿元,占比全国12.7% [25] - 江苏通过扩围补贴品类、实施“限额分配”机制、政策协同等做法成为转化率最高省份之一 [25] - 西部地区如云南因财政压力下调汽车补贴标准,重庆则因资金消耗过快而暂停并调整补贴政策 [25] - 城市及中等以上收入人群参与更便捷,农村和低收入群体因信息不对称、网点少等障碍参与率偏低 [23]
4500亿国补落幕,谁是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