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500亿国补落幕,谁是最大受益者?

文章核心观点 - 持续近两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政策已收官,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全部下达 [4] - 国补政策刺激作用减弱,1-8月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2万亿元,占同期社零额约7%,但5月以来社零总额增速放缓 [5] - 国补资金流向重塑消费市场,加速行业洗牌,具备资金、渠道、快速反应能力的大型企业成为最大受益者,而中小玩家被边缘化 [6][12] - 国补是一场精准灌溉,资金主要流向汽车、家电、数码三大行业,分别实现稳增长、谋升级、调结构的目标 [13][16] - 国补政策执行存在地域和人群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因财政基础好、执行效率高而转化率更高 [20][21][23] 国补政策总体情况 - 9月30日发改委公告,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第四批资金为690亿元 [4] - 2025年1-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国补,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额(除餐饮外)约7% [5] - 政策涵盖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四大品类,2025年1月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C产品 [7] 汽车行业影响 - 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者以旧换新可获2万元补贴,购买2.0升及以下燃油车补贴1.5万元 [7] - 定额补贴机制对售价低于5万元的新能源车刺激作用最明显,2025年上半年A00、A0级新能源车保持超85%的高增速 [7][8] - 2025年1-8月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830万份,结合同期1476.5万辆乘用车销量,超过一半消费者享受国补 [14][15] - 比亚迪成最大受益者,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 [8] - 国补加速行业洗牌,上汽、吉利、长城等传统车企利润下滑,小鹏、蔚来等新势力仍未摆脱亏损 [8] 3C数码行业影响 - 2025年1月新增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可获销售价15%补贴,单件最高不超过500元,售价3000-6000元机型最受益 [9] - 2025年一季度小米国内手机出货量达1330万台,同比增长约40%,市场份额19%,重回中国市场第一 [9] - 小米大家电业务收入翻倍,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单季收入超300亿元,同比增长58.7% [9] -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4.5% [10] - 2025年第二季度国补覆盖6000元以上机型,苹果受益,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4.4%至153.7亿美元,出货量逆势增长1% [10] - 2025年上半年600美元以上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快于整体手机大盘增速,市场份额提升2%至28% [15] 电商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国补覆盖范围最广,因自营为主、地方分公司多、供应体系成熟,成为最大获益平台方 [11] - 淘天反应迅速,在消费者侧设置清晰国补入口,在商家侧协助审计回款,也抓到红利 [11] - 拼多多因模式以中小商家为主,国补入口隐蔽,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57亿元,低于预期,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47% [11][12] 资金分配与行业效应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全国累计发放补贴约1.75亿份,汽车补贴申请412万份,占已下发资金规模的38%-51% [14] - 2025年上半年申万家电板块102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大涨9.19%、12.79% [15] - 智能冰箱、空调、油烟机销量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一二级能效家电销量占比达八九成,一级能效电视销量同比暴增863% [15] - 政策刺激峰值过后边际效应下降,冰箱市场保有量超5亿台,空调6亿台,手机换机周期拉长至40个月 [18] 地域执行差异 - 国补资金遵循“央地共担”原则,总体比例9:1,中央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承担85%、90%、95% [21] - 江苏2025年上半年社零总额2.39万亿元,同比增长5%,累计2598万人次享受补贴,资金使用173.77亿元,拉动消费超1400亿元,占比全国12.7% [23] - 重庆因财政压力在5月末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8月调整为按开票价格比例发放并设置上限 [22] - 云南从8月12日开始下调汽车置换更新标准,新能源车补贴从1.5万元调整为1万元,燃油车从1.3万元调整为0.8万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