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的“三种机器人”丨《封面》对话
出品 | 凤凰网财经《封面》 何小鹏还清楚记得,当年和俞永福在阿里办公楼下那家"经常能吃出半只苍蝇"的小馆子,一起吃7块钱 快餐的情景,为了不让同事觉得"公司经济有问题",他俩总是背对着大家。 那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勃兴的年代,他身在浪潮之巅,脑子里却在思考一件更"重"的事,他甚至向阿里管 理层正式提议过——造车。 "但阿里那时不做硬件。"这个在当时看来过于超前的提议,如同石子投入深潭。 然而,那颗石子在他心中激起的涟漪从未平息。何小鹏从阿里离开,all in 造车,并将一个深刻的信念 带入制造业:"硬软结合,必须是硬在前。" 在他看来,乔布斯所言"想把软件做好的人都得做硬件"是 真理,而汽车,正是那个时代最复杂、也最值得被重塑的硬件。 如今何小鹏的办公室里,可能摆着三张蓝图:一张是车,一张是飞行汽车,一张是人形机器人。 在大多数车企仍在思考如何造好下一辆车时,何小鹏将公司定位为"探索未来出行生活的科技公司"。在 他眼中,汽车只是"四个轮子的机器人",是漫长技术演进中的一个节点,而非终点。 本次凤凰网财经《封面》对话发生在小鹏X9获得市场认可、公司加速出海的关键节点。但何小鹏谈论 的焦点,却远远超出了季度销量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