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总体表现与行业趋势 - 2025年双11总成交额达16950亿元,同比增长14.2% [3] - 个护美妆品类销售额占比8.2%,约为1389.9亿元 [3] - 双11已从单点爆发的大促机制转向长周期全域运营的综合考场,考验品牌的全域运营能力 [4] - 家用电器和手机数码对大盘增长贡献最大,个护美妆以8.2%份额稳居第四位,体现稳中有进的黏性增长能力 [5] 美妆品类增长与消费趋势 - 美容护肤品类销售额达991亿元,日均GMV同比增速达11.65% [9] - 香水彩妆与洗护清洁品类销售额分别为334亿元和444亿元,日均GMV同比增幅均超13% [9] - 美妆正从功能性消费向悦己性+长期护理性消费双轨发展,需求韧性突出 [9] - 全品类日均GMV增速超10% [8] 平台竞争格局与品牌表现 - 天猫、抖音、快手三大平台的美容护肤TOP1稳定由珀莱雅、韩束与THE WHOO占据 [10] - 从TOP2至TOP5开始变化显著,修丽可首次冲入天猫前五,赫莲娜、谷雨、自然堂挤进抖音前列,韩束在快手继续攀升至第三,雪花秀成为快手新晋黑马 [12] - 彩妆香水品类竞争呈现外资品牌统治力稳固趋势,YSL、兰蔻、迪奥等占据三大平台TOP5,毛戈平和卡姿兰是仅有的闯入外资包围圈的国货品牌 [14] - 天猫美妆榜单TOP20仅出现5个国货品牌,TOP10几乎被一线国际品牌占满;抖音TOP20中有超10个国货品牌,韩束、珀莱雅稳居前二 [16] 直播电商与增长驱动结构 - 大促期间抖音共有23个美妆达人直播间销售额破亿,TOP2直播间单场达5–7.5亿元 [19] - 超三分之一的爆款商品明确标注达人专属或与头部主播深度绑定,多集中在品牌长期运营的大单品上 [19] - 品牌自播力量全面崛起,23个破亿直播间中品牌官方直播间占9席,证明成熟品牌已构建稳定的店播心智与转化效率,开始具备去达人化能力 [19] - 美妆品牌增长逻辑从抢爆点迈向爆点+长线并存,依靠品牌力、内容力与供应链协同构建增长肌肉 [19] 大促周期与运营策略演变 - 2025年双11大促周期普遍超30天,最长达到36天,堪称史上最长双11 [21] - 品牌资源前置成为行业共识,双11已经是10月的生意,11月只是把尾巴收一收,大促在10月预售开启那一刻就决定了胜负 [22] - 双11呈现出多点式爆发曲线,部分达人将流量峰值压在10月中旬,而另一些头部主播与品牌则选择将GMV高峰放在大促尾部,通过返场等内容运营制造新一轮增长 [24] - 双11已从一个依赖超额投放的爆发节点,演化成一个依赖节奏判断的战略窗口,考验品牌节奏掌控力的综合运营能力 [24] AI技术应用与行业变革 - AI开始深度渗透消费决策与商家经营全链路,天猫总裁家洛将今年定义为AI全面落地的第一个双11 [27] - 消费者端AI彻底改变购物体验,AI万能搜能理解模糊需求生成购物攻略,AI清单可根据购物偏好生成专属双11购物清单 [30] - 京东JoyAI全栈技术产品渗透供应链全链路,京小智5.0累计服务1.6亿次,JoyMarketing大模型生成式外呼服务上亿用户,交互人次同比增长70% [32] - 商家端AI成为降本增效关键引擎,淘天为超500万商家配备AI店长与AI员工矩阵,累计生成500万条大促经营策略,帮助平台商家平均节省30%工作量 [35] - AI介入越深的商家经营效率提升越明显,电商经营门槛正从资源密度变成技术密度,智能能力将是未来改写行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39] 电商行业范式交替 - 各平台战略从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共荣,淘天打造大消费平台,抖音深耕兴趣电商,小红书强化种草价值,京东深耕高价值用户资产与供应链优势 [42] - 用户运营从交易关系迈向资产沉淀,品牌借力平台会员运营工具提升核心用户复购率与忠诚度 [43] - 双11价值从交易效率迈向生态赋能,通过AI全面落地、即时零售普及、大消费平台模式探索,拓展电商想象空间和价值边界 [45]
深度 | 36天长跑,2025双十一折射出美妆行业下一轮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