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eauty未来迹

搜索文档
下半年,联合利华需要在中国打一场“反弹之战”
FBeauty未来迹· 2025-08-01 19:13
2 0 2 5年上半年,联合利华在转型期交出一份账面成绩并不光鲜,但总体发展形势向好的成绩 单。 财报显示其总体营业额实现3 0 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 4 7 6亿元),同比下降3 . 2%,主要受汇 率波动(- 4 . 0%)和业务调整(- 2 . 5%)影响,基础销售额增长3 . 4%;另外营业利润为5 3亿欧 元(约合人民币4 3 7亿元),同比大跌1 0 . 6%。 联 合 利 华 首 席 执 行 官 费 尔 南 多 ・ 费 尔 南 德 斯 ( Fe r n a n d o Fe r n a n d e z ) 认 为 : " 这种平衡来之 不 易 。 在 全 球 通 胀 压 力 下 , 我 们 既 保 住 了 市 场 份 额 , 又 通 过 产 品 结 构 优 化 实 现 了 合 理 提 价 。 "但结合利润表现看,联合利华的产品高端化之路还有得一走。 这家百年企业正经历深刻转型——冰淇淋业务分拆在即,网红营销成为新引擎,中国市场则在 调整中酝酿反弹。 " 我们增长的关键在于'聚焦'与'敏捷', "费尔南德斯在2 0 2 5年半年度财报会中表示," 无论 是发达市场的持续领跑,还是新兴市场的逐步改 ...
精华水赛道正在“革命”,国货的机会在哪?
FBeauty未来迹· 2025-07-31 18:48
一瓶看似普通的"精华水",正成为品牌竞相布局的热土。 国际巨头动作频频:近期兰蔻推出"小黑瓶精华水",雅诗兰黛发布全新"白金逆龄水";回顾去 年,莱珀妮的鱼子酱精华水、修丽可的色修精华水也已登场。主流大牌正围绕"水"重新定义护 肤 的 开 端 逻 辑 。 与 此 同 时 , 越 来 越 多 的 国 货 品 牌 也 加 速 跟 进 , 推 出 功 效 定 位 精 准 的 精 华 水 产 品。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FBe a u t y未来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线上化妆水(包含精 华水)市场已接近百亿元规模,是面部护理中增幅最高的细分类目之一。 精华水 (E ss e n c e L o t i o n / E ss e n c e To n e r) ,是一种介于爽肤水与精华液之间的高机能护肤水。 与普通爽肤水侧重基础"补水保湿"不同,精华水通常通过高浓度活性成分与小分子渗透技术, 在满足补水需求的同时,实现抗老、修护、提亮等多重功效。 消费者期待值因此提升:在洁面之后、高功效精华之前,用一瓶精华水提振肌底机能,加速后 续成分吸收,提升整体护理效果。这一趋势不仅重塑了精华水市场的竞争格局,也为国内外品 ...
高丝披露中国市场战略:绝不退出,转守为攻
FBeauty未来迹· 2025-07-30 20:58
高丝集团中国战略核心观点 - 公司明确否认"撤离中国"的谣言,强调中国市场是全球战略核心和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2][5] - 中国区战略从"防守"转向"进攻",启动三年规划,重点布局高端与大众双轨市场[5][7] - 本土化是核心战略方向,涉及研发、营销、组织架构等系统性重构[37][38][48] 黛珂品牌高端化重塑 - 产品策略:构建金字塔结构,聚焦三大高端系列(AQ珍萃精颜/AQ舒活/LIPOSOME肌源修护),入门产品导流高端线[12][14] - 市场表现:2025年上半年高端系列线上占比提升至14%,线下三大系列销售增长超125%,客单价线上涨109%/线下涨18%[15] - 新品规划:2025年9月推出550元唇部精华霜,2026年2月上市量子计算机配方的毛孔精华油[17][18] - 体验升级:北京SKP开设「AQ Zone」概念专柜,强化美颜中心护理服务,计划建设"MAISON DECORTÉ"品牌之家[20][21] 雪肌精品牌下沉与转型 - 渠道调整:收缩传统百货,向电商/CS渠道下沉,2025年底目标500家店,三年计划超2000家[23][27] - 产品精简:保留经典系列,新增"雪肌精蓝蛋"防晒(单月销售达成率332%)和3850日元澄白精华水[24] - 高端延伸:引进雪肌精BLUE系列,2025年7月试水天猫/小红书,2026年分阶段正式进驻[25][26] - 营销转型:从美容顾问推荐转向社交媒体裂变传播,针对二次元/职场等场景开展内容营销[23][24] 本土化战略三大支柱 1. **研发本土化** - 2004年起驻上海研究员反向推进开发,2018年与中科院合作开发黄兰花提取物[38] - 未来引入iPS细胞/量子计算/AI等技术,考虑中国本土代工合作[38][40] 2. **营销科学化** - 构建全链路科学传播体系,改变"日妆创新不足"刻板印象[41] - 以"品质×情感共鸣"为核心强化品牌差异化定位[42] 3. **组织人才本土化** - 日本高层季度调研,派驻年轻员工协同,强化本土领导力培养[44] - 商品本部垂直管理加速决策,研究所并入提升响应速度[40] 集团全球战略背景 - 2024年集团营收3227亿日元(约1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4%,目标2030年前年复合增长率超5%[35] - 加速"全球南方市场"拓展,收购泰国Panpuri和印度Foxtale 10%股权[35] - 中国定位为中长期增长引擎,探索并购合作等多元路径[37]
6050亿营收创新高,宝洁为何选择此时交棒?
FBeauty未来迹· 2025-07-29 23:45
宝洁集团CEO交接 - 现任首席运营官Shailesh Jejurikar将于2026年1月1日接替Jon R. Moelle担任宝洁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成为公司历史上首任印裔CEO [2] - 此次换帅是董事会有计划、有序过渡的一部分,现任CEO Jon R. Moelle将于61岁正常退休 [10][11] - 董事会高度评价Jon R. Moelle的4年任期,在其领导下公司股价上涨约13%,实现了疫情后的销售繁荣 [8] 2025财年业绩表现 - 2025财年营收842.84亿美元(约合6049.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9%,创近10年历史最高营收 [4][5] - 营业利润达204.51亿美元(约合1467.93亿元人民币),同比暴涨10.28% [5] - 净收益160.65亿美元,同比增长7.29% [5] - 各业务部门销售额保持有机增长,美妆板块有机销售额同比增长1% [12][13]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成为2025财年核心增长来源,抵消了北美等市场的业绩下滑 [18][19] - SK-II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13.29%,大中华区销售额增长23% [22][28] - 海飞丝、潘婷、飘柔等核心洗护品牌保持增长,其中飘柔线上交易额增长高达39.01% [24] - 帮宝适增长达20%,验证了中国市场策略的有效性 [28] 未来战略调整 - 公司计划在2027财年前削减非制造业管理岗位7000人,预计产生1亿-1.6亿美元非核心重组费用 [11] - 预计2026财年全年总销售额增长1%至5%,有机销售额增长0%至4% [28] - 中国市场改革经验将成为全球策略重要参考,包括分销渠道、经营运作和消费者沟通等方面的创新 [26] - 新任CEO Shailesh Jejurikar拥有35年宝洁工作经验,曾主导关键业务转型,被视为重大调整期的有力领导者 [11][12]
高德美,一家被严重低估的“双美”巨头
FBeauty未来迹· 2025-07-29 23:45
公司战略定位 - 高德美采用"医药+医美+护肤"三驾马车战略,构建皮肤需求综合解决方案,形成收益互补:护肤提供规模基础、注射提供利润弹性、治疗提供未来增长动能[2] - 该战略契合美妆行业向"健康+美学"的演进趋势,目前全球化妆品行业尚无类似战略深度的竞争对手[2] - 公司正站在跃升全球Top 10化妆品集团的前夜,进入资本与行业双重认可的黄金发展期[2] 业务板块表现 - 注射美学部门2025H1营收12.4亿美元(+9.8%),神经调节剂增长14.7%,填充剂与生物刺激剂增长3.9%[6] - 皮肤护理部门2025H1营收7.19亿美元(+7.7%),丝塔芙与Alastin在亚洲电商渠道表现突出[6] - 皮肤治疗部门2025H1营收4.89亿美元(+26.9%),主要增长来自Nemluvio®及处方产品[6] - 三大业务板块呈现互补优势:护肤平稳增长、注射美学高利润增长、皮肤治疗潜力巨大[7]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年度业绩从2020年3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4.1亿美元,2025H1按固定汇率增长12.2%至24.48亿美元,EBITDA利润增长22%以上[4] - 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从10%-12%提升至12%-14%,预计达48亿美元,逼近全球美妆前十级别[4] - 2024年3月IPO市值达145亿瑞郎(约1166亿人民币),成为2024年Q1全球最大规模IPO之一,上市后股价上涨140%[21][23] 中国市场策略 - 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2024年达10738亿元人民币,消费者转向功效型、临床背书护肤品[11] - 丝塔芙2025H1线上GMV约15亿元,2024年和2025H1增速分别为23%和13%,远超行业8%的增速[13] - 形成"丝塔芙+童颜针等注射美容"双轮驱动:丝塔芙覆盖功效护肤场景,注射产品切入高端医美渠道[16] - 注射医美产品如Relfydeess(液态肉毒毒素)、Sculptra(童颜针)在中国重点推进,契合抗老需求激增趋势[15] 研发与资本优势 - 全球研发网络覆盖33个基地,650+研发人员,2020年以来针对丝塔芙开展770+项临床试验[23] - 杠杆率从2024年2.6倍降至2.1倍,完成3.23亿美元股份回购,获得BBB投资级信用评级[23] - 欧莱雅2024年8月入股约10%成为战略股东,双方建立抗衰老注射技术研发合作[21] 行业趋势契合 - 美妆行业进入"功效为王"时代,GenZ重视成分安全与临床验证[8][23] - 注射医美因"Ozempic面容"现象和婴儿潮一代抗老需求爆发[8] - 治疗性皮肤科市场处于起步爆发期,Nemluvio®成为湿疹与瘙痒皮肤病一线方案[8][23]
颐莲如何以文化为锚,在美妆红海开辟新航道?
FBeauty未来迹· 2025-07-28 17:27
行业趋势与市场背景 - "国潮"从热词沉淀为行业共识,消费者对品牌的期待从"好用"升级为"共鸣",美妆品牌竞争转向文化价值的深层较量 [2]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为10738.22亿元,国货品牌占比超55.2%,但TOP50品牌中仅1个国货零售额突破百亿,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市场 [7] - 68%消费者愿为有文化内涵的美妆产品支付溢价,72%的Z世代认为品牌文化表达影响购买决策 [25] 品牌文化战略 - 颐莲以"莲"为文化符号,通过"文化论坛+宋式雅集"形式将千年宋韵与现代美妆跨界融合,探索品牌文化建设路径 [4][6] - 品牌提出"五共"价值观(共创、共进、共享、共赢、共生)和文化伦理(取之有度、不投机取巧、以美济世),推动中国制造升华为文化使者 [7] - 行业专家提出破局路径:从符号借用到精神共鸣、以现代技术激活古籍配方、建立"中国香调"标准体系 [8] 产品与科技融合 - 全新"芙光沁驻"系列融合宋瓷美学与现代科技,瓶身采用天青釉色灵感源自北宋汝窑,配方含荷叶黄酮HA包裹体、超玻因PRO等前沿成分 [22][23] - 第三方检测显示,该系列15分钟可提亮肤色39.6%、提高含水量40.9%,28天后皮肤平滑度改善12.9%、粗糙度改善15.6% [23] - 品牌以"科技传承东方美"为核心理念,将玻尿酸从化学名词转化为情感符号,通过文化叙事增强消费者认同 [27] 文化传播实践 - 首创"文化论坛+宋式雅集"双轨体验,复刻宋人四般闲事,通过诗词拼贴、飞花对诗等活动唤醒文化认同 [11][13] - 联名李清照诗词、荣宝斋、非遗扎染等,将国宝纹样转化为产品视觉符号,并通过快闪店打造沉浸式东方生活场景 [30] - 采用"三维一体"方法论:基因契合点、现代语言转译传统文化、全链条文化融入,避免文化与品牌"两张皮" [27] 品牌基因与定位 - 颐莲诞生于中国玻尿酸产业起源,以"玻尿酸护肤专家"为定位,依托母公司福瑞达22年科研积累 [16][10] - 品牌名源自周敦颐《爱莲说》,"莲"象征洁净坚韧,与"科技之力传递自然之美"理念高度契合 [16][17] - 布局济南—上海双研发中心、透明工厂、"双美生态",以"妆药同源,科技美肤"为技术底座 [10]
LVMH如何在“奢侈寒冬”续写口红经济?
FBeauty未来迹· 2025-07-26 13:47
核心观点 - 奢侈品行业面临15年来最大挑战,传统"凡勃伦效应"失效,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对价格敏感度提升 [7][11] - LVMH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98.1亿欧元(同比下滑4%),营业利润90.1亿欧元(跌幅15%),亚洲(除日本)市场份额降至28% [4][17] - 香水与化妆品部门营收40.8亿欧元(持平),丝芙兰实现营收86.3亿欧元(增长2%)和利润12%增长,成为唯一正增长部门 [2][20][21] 行业趋势 - 奢侈品行业过去十年增长依赖中国消费者,但2025年中国市场不再预期"决定性反弹",本地消费信心疲软 [11][18] - 行业从创意驱动转向激进扩张与高频涨价,但2023年起增长引擎明显失速 [12] - 贝恩咨询预警行业面临"至少15年来最大挫折",价格逻辑松动成为核心挑战 [7] LVMH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9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51.2亿),同比下滑4% [4][7] - 营业利润9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8.4亿),跌幅15%,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2.6% [4][7] - 亚洲(除日本)份额下降2个百分点至28%,日本市场有机营收骤降15% [4][17] - 连续第二个季度未达市场预期 [8] 美妆业务亮点 - 香水与化妆品部门营收40.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3.4亿),有机收入持平,第二季度微增1% [2][20] - 迪奥标志性香水Sauvage、J'adore等受欢迎,娇兰、纪梵希新品贡献业绩 [20] - 丝芙兰营收86.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26.7亿),有机增长2%,利润增长12% [20][21] - Fenty Beauty交易额同比增长18.53%,交易量增长36.39% [23][24] 中国市场挑战 - 迪奥和馥蕾诗交易额增长但交易量下滑(迪奥交易量-13.06%,馥蕾诗-9.37%) [23][24] - 娇兰、纪梵希、玫珂菲、贝玲妃交易额和交易量双双下滑 [23][24] - 经典品牌面临品牌老化、功效价值不足问题,被本土成分党品牌挤压 [23] 战略调整 - LV正式进军美妆领域,推出La Beauté Louis Vuitton系列,中国首店预计8-9月开业 [27] - Fenty Beauty中国大陆首家概念店在深圳开业,主打Z世代市场 [27][28] - 丝芙兰中国由全球CEO直接分管,2024年起引进至少12个新品牌 [30][31] - 重组DFS业务,退出大洋洲市场,酩悦轩尼诗裁员10%以上(约1200人) [34] 战略意义 - 美妆业务成为奢侈品行业动荡时期的转型参照路径 [35] - 通过LV美妆定义奢侈标杆,丝芙兰跑通本土化模型,Fenty Beauty收割Z世代 [35] - 中国市场的成败决定LVMH美妆乃至集团整体"御寒"成效 [33]
“光电返黑”白皮书2.0发布,倩碧中国式创新提速
FBeauty未来迹· 2025-07-25 18:35
医美行业返黑现象 - 中国医美消费者光电项目后返黑率高达28%,美白提亮初衷难以实现[3] - 95%消费者选择光电项目为追求美白提亮,但超四分之一遭遇"越做越黑"反噬[5][6] - 中国主流Fitzpatrick Ⅳ型肤色人群点阵激光术后PIH发生率92%,远超欧美浅肤色人群1.2%[7] 中国肌肤特质与返黑成因 - 中国消费者Ⅲ/Ⅳ型皮肤黑色素细胞更活跃,紫外线或蓝光易触发返黑[9] - 皮肤屏障功能薄弱,光电项目后易留痕且色素沉着如影随形[9] - 35%求美者术前注重保湿修护,仅少数坚持科学防晒[9] 返黑对消费者的影响 - 90%经历光电返黑人群感到困扰,其中24%达到"极度困扰"程度[11] - 返黑导致焦虑、社交障碍及不良心理反应,显著降低生活质量[11][12] 医美术后修护市场现状 - 2022-2026年中国医美术后修护产品复合增长率30%,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253.8亿元[3] - 光电项目以84%消费者参与率成为绝对主流医美选择[3] 倩碧妆械联合解决方案 - 首创"妆械联合"体系:械字号CX重组胶原蛋白系列(创面管理)+妆字号302光子镭射瓶(长效防御)[14][16][17][19] - CX系列采用-45℃冻干技术,含3000ppm重组III型胶原蛋白,临床显示提升角质细胞迁移率37%[17] - 302光子镭射瓶含UP302成分,92%受试者术后1周未返黑,94%泛红减退[20] 行业创新与品牌战略 - 倩碧为首个布局二类医疗器械的国际美妆品牌,突破欧美品牌肤色适应性局限[26] - 提出全周期管理闭环:术前屏障维稳-术中创面急救-术后抑黑防御[21] - 目标成为中国No.1皮肤学专研品牌,并引领妆械联合领域全周期皮肤管理[27] 市场趋势与行业价值 - 医美行业过度聚焦"破坏性重建",忽视术后修复的结构性短板[24] - 妆械联合推动行业从短期治疗转向长效管理范式[24][26] - 国际品牌通过本土化技术反哺(如重组胶原蛋白)重塑服务生态[26][29]
20%高增速领跑,上半年洗护市场为什么“爆了”?
FBeauty未来迹· 2025-07-24 20:02
洗护发赛道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洗护发线上交易额达340.37亿元,同比增长20.67%,增速远超美妆大盘(8.17%)和彩妆(15.26%)[2][4][5] - 细分品类中男士美发护发增速达131.5%(交易额5.12亿元),头发清洁(179.72亿元,+21.56%)和头发护理(74亿元,+19.59%)贡献主要增量[7] - 洗护发品类平均交易价55.06元,低于美容护肤(95.82元)但高于口腔护理(34.24元)[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国际品牌CR5市占率从2024年19%降至16%,卡诗、欧莱雅、潘婷等仍居TOP5但面临新锐品牌冲击[7][8] - 国货品牌Off&Relax、且初、诗裴丝等进入TOP20榜单,白牌彩夕/OKCS/韩愢通过高增长突围[11] - 馥绿德雅排名从第16升至第13,618期间GMV达1.81亿元(+34%)[11] 产品创新三大趋势 - **功效升级**:40+新品中防脱/蓬松/去屑/控油成主流,如惊时洗发水(三重功效)、拉芳发芯修护系列(强韧+控油)[14] - **技术背书**:欧莱雅PRO超蓬「云朵精华」含99%+专利控油分子,半亩花田奢护水光洗发水含灵芝多糖因子专利[14] - **体验优化**:潘婷"3分钟护发素"、拉芳「小金条」发膜(1分钟修护)等强调快速生效[17] 高端化与差异化发展 - "面护级"概念兴起:卡诗海源黑钻系列(含抗老成分,单价1400元)、吕橄榄头皮精华等引入护肤级成分[19] - 头皮护理成新战场:卡诗黑钻头皮精华(抗老)、欧莱雅PRO云朵精华(控油)、欧舒丹"焕新瓶"(紧致)等集中上市[23] - 馥绿德雅新品「臻萃韧养系列」采用6重植物精油修复发丝屏障,合作皮尔法伯研发[21] 国货品牌战略布局 - 头部企业加速入场:珀莱雅推Off&Relax/惊时,上美股份布局一叶子/韩束/KYOCA极方/2032四大品牌矩阵[27][28] - 市场容量预判:上美股份CEO吕义雄提出30亿为品牌门槛,预计中国将出现3-5个超级洗护品牌[27] - 功效方向聚焦:头皮抗老和防脱被欧莱雅中国副总裁郑亮视为未来核心增长点[26]
不止于A醇第一,HBN的科研深潜与功效版图
FBeauty未来迹· 2025-07-23 20:46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以A醇抗老切入功效护肤赛道,现加速构建"真功效"版图 [2] - 2025年上半年跻身天猫国货美妆护肤店铺TOP4、抖音国货护肤品牌TOP5,是唯一在两大平台均进入TOP5的新一代品牌 [2] - 王牌产品"双A醇晚霜"奠定抗老基石,"早C晚A"水乳全网销量超3000万瓶 [2] - 获得中国市场"A醇护肤"和"精华水"双品类销量第一的沙利文市场地位认证 [2] 科研创新与成果 - 近期完成四款功效新原料备案 [2] - 以第一单位身份发布三篇关于α-熊果苷创新研究的SCI论文,被全球顶刊收录 [5] - 首次系统性研究α-熊果苷在抗光损领域的作用机制,突破传统美白研究局限 [8] - 发现α-熊果苷具有抗炎、保护线粒体、修复DNA损伤的多维修护能力 [8] - 完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全链路验证,相关成果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9] - 累计发表逾30篇SCI顶刊论文,涉及机制研究、应用研究等前沿科学维度 [20] - 自主研发累计备案4项中国原创功效新原料 [21] 产品功效验证 - 联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开展防晒产品活性成分在人体血液中残留量研究 [16] - 在新疆吐鲁番库木塔格沙漠发起行业首个"沙漠防晒SGS实测挑战" [16] - 累计完成4000+人次的第三方权威人体功效实测,实现全产品线100%覆盖 [18] 研发体系与能力 - 2023年自建科研实验室获得CNAS国家级检测认证 [20] - 实验室扩展至5000多平方米的"肌发灵感"研发中心,汇聚逾百位科研人才 [20] - 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江南大学等近50家国内外顶尖学府与机构组建"科研同盟" [21] 市场定位与品牌理念 - 被《2024中国护肤品消费趋势报告》肯定为首个"真功效"理念倡导者 [23] - 国内最早宣布只做能被权威验证的"真实有效"抗老护肤品的先驱品牌之一 [23] - 倡导科学、健康的焕白观,反对破坏性和速效美白 [15] - 与潘通合作发布「HBN原生白色卡」,建构属于中国人的"肌肤色彩体系" [1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公司路径为行业带来新启发,特别是在功效护肤专业化背景下 [3] - 通过跨领域技术突破与多维度功效验证,实现「功效护肤体系化」 [2] - 在竞争激烈的功效护肤赛道持续脱颖而出,依托系统性科研投入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