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新周期行业趋势 - 行业进入新周期,需求结构升级与供给端优化共振,推动产业链各环节量价齐升 [3] - 下一代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和政策驱动,推动行业从“内卷式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 [3] - 电池头部企业启动“抢货潮”,带动行业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4] 宁德时代多技术布局 - 在磷酸铁锂材料端,通过预付款和股权增资锁定江西升华产能,并与龙蟠科技旗下锂源签订15.75万吨长期采购协议 [6] - 通过邦普循环自建45万吨高端磷酸铁锂产能 [6] - 锁定钠电正极产能,与容百科技签订协议,承诺每年采购不低于其总采购量的60%,若年采购量达50万吨及以上将获得更优惠价格 [7] - 其第二代“钠新”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计划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 [7] - 与嘉元科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约定2026-2028年供应约62.6万吨负极集流体材料,并合作研发固态电池用铜箔 [7] - “锂电+钠电+固态电池”多技术布局路线进一步确定 [8] 天赐材料电解液长单锁定 - 2025年三四季度连续与楚能新能源、瑞浦兰钧、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签订电解液长期供应协议 [10] - 预计向楚能新能源供应不少于55万吨电解液产品(至2030年底) [11] - 预计向瑞浦兰钧供应不少于80万吨电解液产品(至2030年12月31日) [12] - 2026年至2028年,预计向中创新航累计供应72.5万吨,向国轩高科供应87万吨,合计159.5万吨 [12] - 四大合作供应量合计294.5万吨,约为其当前86万吨产能的3.5倍 [12] - 带动上游六氟磷酸锂需求,价格持续上行,11月13日报价达125,800元/吨 [12] - 电解液市场从底部运行明显转好,在储能需求推动下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13] 负极材料市场高景气度 - 今年1-9月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35.1%,达到201.1万吨 [15] - 头部企业满产满销、扩产补能成为常态 [15] - 中科电气获得国资8亿元入股,形成“国资+产业龙头+材料供应商”深度绑定模式 [16] - 尚太科技拟投资约40.7亿元在山西投建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去年产能利用率突破100% [16] - 凯金新能源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绿色供应链、零碳园区等领域深度合作 [16] - 杉杉股份四川杉杉20万吨负极材料基地满负荷运转,单月出货量最高超14000吨,订单供不应求 [16] - 杉杉科技与楚能新能源签署总金额超百亿元的负极材料采购协议 [17] - 2025年1-9月,贝特瑞营收同比增长20.6%,杉杉股份增长11.48%,尚太科技同比增长52.09% [17] - 头部企业部分订单出现涨价,涨幅约10%,全系列产品提价幅度约2000-3000元/吨 [17] 本轮增长周期特点 - 材料端底部运行已久,高端产能成本倒挂趋势下价格上涨持续,企业盈利能力修复 [18] - 为实现产能快速提升,外协产能成为企业提升交付能力的重要方式 [18] - 钠电池、固态电池产业提速,配套项目进展加快,量产成本或将下沉 [18] - 上下游合作方式由传统供应关系转向技术深度合作,共筑护城河 [18]
抢货潮来了!五大电池龙头疯狂锁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