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绝味食品面临由价格高企、食品安全问题、加盟模式失效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导致的严重经营危机,消费者流失、门店大规模关闭、业绩显著下滑并被ST [6][8][10][12][14][15][22][26][27][28][29]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因价格与价值不匹配而减少购买,一根鸭脖10元、一个鸭头8元、鸭翅中46元/斤、鸭肠92元/斤,认为同等花费可购买整只鸭子 [6] - 门店营销套路引发不满,如要求购买10元产品却被强制销售20元 [6] - 消费者转向社区夫妻店、菜市场现卤现卖产品及折扣店真空包装等平替选择 [6] - 超八成受访者减少连锁卤味消费频次,86.67%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购买 [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2.57亿元,同比下滑13.84%,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滑34.04%,扣非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滑49.39%,为上市以来最差业绩 [10]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降15%、净利跌超36%,核心卤味业务收入同比减少7亿元(从42.23亿降至35.27亿) [10] - 2022年至2024年投资收益连续亏损,累计超3.7亿元 [19] - 因2017年至2021年财务造假少计收入(最高年份占比5.48%),2025年9月被ST [11] 门店与加盟商状况 - 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15950家降至2025年10月初10606家,减少超4000家 [10] - 加盟商单店日销售额从高峰期数千元降至不足2000元,部分门店因竞争关闭 [14] - 加盟商管理营收从2023年8304.98万元下滑至2024年6122.02万元,同比下降26.28% [14] - 加盟模式存在多级代理制矛盾,总部通过扩张分利,加盟商承担成本上涨压力(如房租、人工),利润空间被压缩 [15] 行业竞争环境 - 2024年卤制品行业门店数约24万家,近一年净关店约2.3万家,绝味、煌上煌、周黑鸭三大品牌2024年上半年闭店超1700家 [17] - 行业增速放缓,2018年至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6.42%,2023年市场规模约3180亿元,新品牌涌入导致传统巨头护城河失效 [17] - 同质化竞争加剧,局部区域500米内聚集20多家卤味店,包括紫燕百味鸡、王小卤等品牌及夫妻店 [14] 公司突围尝试与效果 - 2024年销售费用支出6.67亿元(同比增长23.31%),广告宣传费约2.17亿元,签约明星代言人,但未能带动营收增长 [15][18] - 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AI预测销量降低断货率60%,建立全国冷链网络 [18] - 2024年9月推出绝味奶茶业务,尝试11.9元购3杯低价策略,但门店面积小、供应链不足制约效果 [18] - 商业模式依赖加盟扩张,总部通过指定装修公司赚取差价(较市场价高20%~30%),未纳入上市公司核算 [23] 产品与定价问题 - 2022年初提价5%,同年7月部分品类提价7%至10%,但2024年原材料价格回落时终端价格未下调,导致消费者流失 [24] - 产品创新乏力,受休闲零食、预制菜等平替冲击,菜品单一、复购率低 [25] - 毛利率因原材料下降提升5.8%至33.98%,但定价与消费预期脱节 [15][24] 食品安全与品牌信任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1500多条投诉,涉及异物、腹泻、产品变质等问题 [8] - 2025年2月四川西昌市绝味门店22名从业人员健康证造假,暴露加盟管理漏洞 [8] - 财务造假被ST进一步打击品牌公信力,消费者信任难以挽回 [26][27]
消费者为什么不愿意进绝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