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腾讯就微信小程序支付达成协议 - 苹果和腾讯达成和解,微信小程序开发者正式纳入苹果支付体系,用户可在微信小程序内通过iOS支付界面完成交易[5][6] - 协议内容为腾讯同意苹果对微信小程序征收“苹果税”,而苹果则将常规App的佣金从30%降至15%,双方各退一步[6] - 通过苹果的“小程序合作伙伴计划”,小程序开发者接入苹果支付接口的抽成费率为15%[18] “苹果税”的商业模式与收入规模 - “苹果税”是苹果对iOS应用内购买服务收取的佣金,费率在15%-30%之间[8] - 2023年全球范围内,“苹果税”为苹果创造约223.4亿美元(约合1588亿人民币)的收入[13] - 在中国市场,据报告估算,2023年苹果App Store生态总销售额为37630亿人民币,其中“数字商品与服务”占比低于4%,据此粗略计算,苹果在中国收取的佣金超过400亿人民币,约等于比亚迪去年全年利润[13][15] - 软件服务业务对苹果利润贡献显著,其毛利率从2016年的55%一路提高至75%,而硬件毛利率长期在35%左右浮动[45] 苹果面临的全球监管压力与商业争端 - 游戏开发商Epic Games因在《堡垒之夜》中引导用户使用自家支付平台(比苹果渠道便宜2美元)而被苹果下架,双方展开长达五年的诉讼,最终苹果败诉,《堡垒之夜》重回iOS平台[20][22][24][25] - 欧盟依据《数字市场法案》对苹果App Store规则启动调查,要求其允许第三方支付并将税率降至17%,并于今年4月对苹果开具5亿欧元罚单,苹果随后推出“欧盟版苹果税”[26][27] - 为应对监管带来的收入损失,苹果创造性发明了“核心技术佣金”,对App Store以外的数字交易收取5%的费用[27] 苹果公司战略转向:从硬件驱动到服务驱动 - 自2022年第一财季硬件收入达到1044亿美元的高点后,苹果硬件收入增长停滞,公司经营思路转向依靠高毛利的软件服务来增厚利润[30][32][44] - 截至今年9月的整个财年,服务业务在苹果整体净利润中的占比达到42%,首次超过了iPhone的41%[47] - 2019年,苹果在春季发布会上史无前例地未发布任何硬件新品,转而推出Apple News+、Apple Card、Apple Arcade、Apple TV+等一系列软件服务,标志着战略重心向服务倾斜[40] - 公司增长引擎依赖于服务业务,具体路径包括:扩大内需(推出新服务带动消费)和加大税费征管力度(严防死守“苹果税”)[51]
苹果税再下一城,库克继续用服务换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