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博雷顿等企业共议电动化深水区:效率、成本与技术的重新洗牌

全面电动化新周期特征 - 新能源产业进入以全场景渗透和全球规模化为特征的新周期 [8] - 产业创新焦点从多元化技术探索转向规模化效率、全生命周期成本与质量可靠性的高质量发展追求 [8] - 新时期创新需要协同构建可持续产业生态 共同推进中国科技力量的全球发展 [8] 电动化渗透趋势 - 重卡和工程机械电动化渗透率最快明年可能与乘用车出现持平 [5] - 锂电产业链快速降本使其具备充足经济性 [5] - 更广泛的新能源创新场景将推动零碳变革并对产业形成深层次重塑 [5] 电池技术路线发展 - 行业需持续推高液态体系安全极限 同时推进固态电池等本征安全技术研发 [9] - 半固态电池与全固态电池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将会共存 [12] - 必须通过半固态电池验证全固态技术 才能实现从半固态到全固态的过渡迭代 [12] 材料技术创新 - 电解二氧化锰路线因锰含量低导致合成锰酸锂成本较高 [13] - 四氧化三锰路线存在需氧量高、装钵量低、压实低和循环性能弱等缺点 [13] - 通过单晶转相法合成单晶三氧化二锰 需氧量更低、装钵量更高且材料成本更便宜 实现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13] 智能化转型方向 - 电池业务正在向"AI+电池"方向转型 涉及产品设计、制造质量到用户体验的全面重构 [4] - 行业缺乏既懂电池又懂AI的顶尖复合型人才 [4] - 需要跨部门合作花几年时间构建人才基础设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