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

搜索文档
壹快评丨很多“集中开工”,背后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表演
第一财经· 2025-05-08 19:20
对一些地方领导来说,搞不切实际的集中开工、集中签约已经形成彰显政绩的习惯性方式,这种习惯必 须改变。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 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中盲目攀 比,数据不实问题。 5月8日,人民日报评论版又以文章摘编的形式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 根据通报,近年来,该省一些地方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中,多个项目反复开工。某市高新区2025年春季 集中开工的35个项目中有6个为重复项目,个别县区单个项目反复开工3次。还有的县级市项目集中签约 名不符实,实际落地率严重偏低。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和企业对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中的形式主义问 题反应比较强烈。 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官方的出发点为了鼓舞士气、提高项目引进工作的精气 神。但很多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更多是出于彰显政绩的需要,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演。 这些项目真的需要集中开工吗?实际上每个项目进展各有不同,有的已经开工了;有的在论证阶段;还 有的八字一撇还在划,为了凑数目,也被"集中"了。这中间有多少真正开工的项目,其实存疑。 ...
项目开工岂能搞“数字政绩”(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40
不久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 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中盲目攀比,数据不实。有的 高新区2025年春季集中开工的35个项目中有6个为重复项目,个别县区单个项目反复开工3次。 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初衷是为了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审批、办证等流程问题,便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然而,部分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却变味走样:有的用潜在项目来充数,让在建项目再次开工,将项目二次 包装,只为数据好看;有的盲目夸大投资额,实际投入却大打折扣;有的大搞开工仪式,会场布置得气 派,只图个表面热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最看重的是实物量和开工率,如 此本末倒置,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可能影响项目建设进度,耽误发展时机。 把抓项目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造数据、讲排场、做表面文章上,本质是政绩观错位,只要"面子"不 要"里子"。这其实是某种程度的"唯数据论",以数字为亮点,把数字当政绩。互相比较的压力之下,这 种单一的评价体系给发展套上了无形枷锁,导致有些地方不关注质量,盲目上马粗制滥造的项目;不考 虑对地方经济的实际带动效果,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