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投资
搜索文档
中国核电(60198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归母净利增长3%,新项目再获核准保障远期成长空间
华创证券· 2025-04-30 14: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 归母净利增长 3%,新项目再获核准保障远期成长空间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772.72 亿、848.65 亿、910.61 亿、960.3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1%、9.8%、7.3%、5.5% [2]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7.77 亿、104.83 亿、114.97 亿、121.2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7.4%、19.4%、9.7%、5.5% [2]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0.43、0.51、0.56、0.59 元,市盈率分别为 22、18、17、16 倍,市净率分别为 1.7、1.6、1.5、1.4 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2056800.21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888328.49 万股,总市值 1918.99 亿元,流通市值 1761.81 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 68.48%,每股净资产 5.48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12.22/8.99 元 [3] 公司公告 2024 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 业绩表现 - 2024 年归母净利 87.77 亿元,同比 -17.38%;24Q4 归母净利 -1.56 亿元,23Q4 为 13.0 亿元;25Q1 归母净利 31.37 亿元,同比 +2.55% [6] 营业收入 - 2024 年营收 772.72 亿元,同比 +3.09%;24Q4 营收 202.86 亿元,同比 +7.52%;25Q1 营收 202.73 亿元,同比 +12.70% [6] 毛利率 - 2024 年毛利率 42.91%,同比 -1.71pct;24Q4 毛利率 30.68%,同比 -3.22pct;25Q1 毛利率 47.86%,同比 -1.31pct [6] 经营数据 电量层面 - 2024 年累计上网电量 2039.2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28%;25Q1 累计上网电量 564.4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7.17% [6] - 核电方面,2024 年累计上网电量 1712.60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1.83%;25Q1 累计上网电量 463.7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3.41% [6] - 新能源方面,2024 年累计上网电量 326.6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2.07%;25Q1 累计上网电量 100.7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8.28% [6] 装机层面 - 核电方面,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控股核电在运机组 26 台,装机容量 2496.20 万千瓦;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 17 台,装机容量 1942.90 万千瓦 [6] - 新能源方面,控股装机容量 3069.16 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分别为 1001.32/2067.84 万千瓦;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 145.10 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 1353.68 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在建分别为 183.70/1169.98 万千瓦 [6] 业绩承压原因 - 24Q4 归母净利下滑显著,主要系计提增值税返还对应所得税费用所致,24Q4 所得税约为 24.86 亿元,同比提升 643.1%;若剔除所得税费用影响,24Q4 利润总额约为 27.26 亿元,同比下降 9.0% [6] 成长空间 - 2025 年 4 月 27 日,浙江三门核电项目 5 号、6 号机组获国务院核准,拟建设 2 台“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机组,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 1215MW;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的核电机组仍有超过 10 台,料将为未来成长性提供有力保障 [6] 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 调整 2025 - 2026 年盈利预测至 105、115 亿(前值 121、131 亿元),新增 2027 年盈利预测为 121 亿元,对应 25 - 27 年 EPS 分别为 0.51、0.56、0.59 元,对应 PE 为 18、17、16 倍 [6] 估值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可比公司对应 25 年 PE 为 18x,考虑核电远期成长性较强,在可比公司基础上给予 20%估值溢价,给予公司 25 年 21x PE,对应 2201 亿目标市值,对应目标价 10.7 元,目标价较现价 15%空间 [6]
电力|暖冬&高基数导致需求平淡,火核电源投资加速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9 08:19
需求端分析 - 2025年1~2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5,564亿kWh,同比增长1.3%,增速较2024年12月下滑1.9个百分点,主要受冬季气温偏高及2024年闰年高基数效应影响 [1][2] - 二产、三产及居民用电对整体用电增量贡献度分别为40.4%、50.7%、1.6%,其中二产用电增速环比下降,高耗能行业需求放缓 [2] - 高耗能地区用电增速回落至2.4%,沿海地区增速持续下滑,区域用电表现分化明显 [2] 供给端动态 - 截至2025年2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9.8亿千瓦,同比增长11.7%,新增装机5,453万千瓦中光伏占比72.4%(3,947万千瓦)[3] - 1~2月电网投资436亿元,同比增速达33.5%,较2024年全年提高18.2个百分点,特高压及配电网建设维持高速增长 [3] - 火电及核电投资显著加速,但电源端整体投资增速放缓至0.2%,较2024年全年下降11.9个百分点 [3] 消纳情况 - 1~2月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505小时,同比下滑10.3%,其中火电利用小时691小时(-9.4%)、风电363小时(-2.7%)、光伏166小时(-1.2%)[4] - 2月单月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2.9%(-0.8pct)和93.4%(持平),风光消纳率持续小幅下滑 [4] - 火电利用小时数下滑主因2024年装机扩张与2025年需求增长有限导致的供需趋缓 [4] 投资主线 - 水电及核电等长久期资产受益于利率和回报预期下行 [6] - 港股低估值绿电板块具备安全边际及政策改善预期 [6] - 关注海风、煤电一体化等资源禀赋优势细分领域,以及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新型电力系统融合场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