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
搜索文档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应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的通知》财会〔2025〕9号及答记者问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9 19:52
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广应用通知核心要点 一、政策背景与意义 - 为解决电子凭证"接收难、报销难、入账难、归档难"问题,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开展2022-2024年试点后决定全国推广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1][15] - 标准提供统一技术规范,支持XML/XBRL等结构化数据直接进行全流程处理(接收/报销/入账/归档)[2] - 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降低纸张打印需求及交易/保管成本,减少碳排放,提升监管效率防范财务造假[2][16] 二、工作原则与目标 - 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按单位性质/规模/信息化水平差异分阶段推进[3][18] - 会计软件需在《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施行后3年内完成升级适配标准要求[4] - 目标实现电子凭证全流程无纸化处理,覆盖增值税发票/财政电子票据/银行电子回单等高频凭证[5] 三、实施路径与要求 技术标准体系 - 当前支持XML格式数电发票、内嵌XBRL的OFD/PDF格式财政票据等6类凭证[5] - 将按"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原则扩展高频电子凭证标准,持续完善应用指南[5][18] 单位分类实施 - 大中型企业:直连开具平台获取凭证,使用财政部工具包改造系统实现自动化处理[7] -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衔接实现批量归集处理[8] - 小微企业:可委托符合标准的第三方平台或代理记账机构处理[8] - 民间组织:参照企业/行政单位路径逐步推进[9] 平台支撑要求 - 开具分发平台需确保数据来源合法且未被篡改[6][10] - 代理记账平台需支持标准电子凭证直接验签入账[10] - 票务/政务平台需对处理环节数据全程跟踪验证[10] 四、配套支持措施 - 财政部提供12种免费个性化工具包及《应用指南》降低学习成本[17] - 成立分级联动维护团队优化工具包功能,开展会计信息化水平评价[11] - 会计软件服务商需按规范升级软件功能支持标准应用[12] - 加强跨部门协同及宣传培训,形成数字化转型生态[13][19]
九部门发文,电子凭证会计数据国标来了,打通“最后一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5-19 15:38
政策发布与核心目标 - 财政部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广应用版)并发布《电子凭证入账要求》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 [1] - 政策旨在通过统一标准解决企业电子凭证"接收难、报销难、入账难、归档难"问题 打通电子凭证全流程处理的"最后一公里" [1] - 应用标准涉及铁路、航空等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财政电子票据、银行电子回单、增值税电子发票等多个领域 [1] 试点经验与推广策略 - 此前多部门试点已累计全流程无纸化处理符合标准的电子凭证超2亿张 [2] - 对已参与试点单位要求持续推进 未参与单位可借鉴经验稳步推进应用 [2] - 会计信息化水平不高或票据处理量小的小微企业可将处理环节委托给符合标准的服务平台或代理记账机构 [2] - 要求电子凭证开具分发平台、代理记账平台、票务服务平台等发挥推动作用为标准应用提供支撑 [2] 政策驱动因素与未来规划 - 推广应用旨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会计工作转型、降低交易及保管成本、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3] - 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财务造假、维护经济社会秩序 实现"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 [3] - 财政部将联合主管部门选择使用频次高、报销入账需求高的其他种类电子凭证 按"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原则有序制定新标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