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站
icon
搜索文档
功能升级不停!新变化!4周岁的天和核心舱正当“壮年”
央视网· 2025-04-29 15:37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展 - 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4周年 按照不少于10年设计使用寿命 目前处于"壮年"阶段 [1] - 空间站建设坚持自主创新 新技术新产品占比90%以上 核心器部件100%自主可控 [4] - 载荷装站重量比、天地数据传输速率、水回收再利用率等指标国际领先 [4] 核心舱技术升级与功能优化 - 天和核心舱既是独立运行系统 又可作为主控舱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 [7] - 持续进行功能升级 通过航天员出舱活动安装舱外设备 提高运行性能 [7] - 物资管理系统实现迭代升级 实现更自动化智能化的空间站物资管理 [10] 在轨维护与寿命管理 - 通过航天员出舱活动持续安装舱外碎片防护装置 提升应对复杂空间环境能力 [10] - 采取设备长寿命设计结合可靠性设计 补充在轨维修策略 实现延寿目标 [10] - 地面运营支持系统由人工逐步转向自动化 包括在轨状态监视与管理 [10] - 当前已具备将空间站在轨飞行寿命延长至15年的能力 [10]
从“神舟家族”六次在轨传递“接力棒”看中国空间站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央视网· 2025-04-28 11:14
中国空间站在轨交接 - 神舟二十号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中国空间站第6次在轨交接轮换,指令长陈冬从蔡旭哲手中接过空间站钥匙[1] - 空间站钥匙最初由陈冬在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传递给神舟十五号指令长费俊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首次完成有人交接轮换[3][7] - 钥匙交接象征任务延续性与团队协作,被比喻为"神舟家族太空接力"的重要标志物[11] 航天员梯队发展 - 首次在轨交接以第一、第二批航天员为主力,2023年第2、3次交接实现三批航天员"三代同堂"[9] - 2024年第4次交接时第二、第三批航天员成为空间站应用阶段主力,半年后第5次交接首次出现两名"90后"第三批航天员参与[9] 历史性节点 - 2022年12月2日神舟十四号与十五号完成首次有人交接,正式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7] - 神舟十四号指令长陈冬交接时强调"打下良好基础",神舟十五号费俊龙承诺"圆满完成任务"体现任务传承[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