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李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首次采用3.5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
新华社· 2025-11-01 20:09
记者:新华社前方报道组 0:00 10月31日晚,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新华社记者对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李喆,听他讲述神舟 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首次采用3.5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的创新之处。 新华社音视频部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 联合制作 ...
最新任务公布!代号MZ-1
人民日报· 2025-11-01 19:14
今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603698)办公室公布2026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基本情况。 一、天舟十号飞行任务 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和神舟二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 发射地点:酒泉航天发射场 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 对接方式: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代号SZ-22)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径向端口;神舟二十三号载人飞船 (代号SZ-23)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前向端口。 主要任务:神舟二十二号飞行乘组1名航天员开展1年以上长期驻留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 闸舱出舱任务;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开展空间站平台管理工作、航天员保障相关工作以 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动。 三、梦舟一号飞行任务 发射地点:文昌航天发射场 发射地点:文昌航天发射场 对接方式:梦舟一号载人飞船(代号MZ-1,无人状态)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径向端口。 对接方式:天舟十号货运飞船(代号TZ-10)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后向端口。 主要任务:天舟十号货运飞船飞行任务主要用于上行航天员驻留物资、舱外服等物品,保障平台安全运 行的维修备件和推进剂、应用任务各类载荷和样品;下行销毁在轨废弃物。 主要任务:首次采用长征十号甲运载火箭(代号CZ-10A)发 ...
总指挥为你讲述神舟飞天20年的技术跃迁
央视网· 2025-11-01 18:48
技术效率提升 - 测控通信技术进步实现数据共享与远程调度 工作岗位明显精简 [5] - 自动化测试和远程测试实现机器自动发令与自动判读 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7] - 单艘飞船发射场测发周期从56天缩短至为两条船准备总共仅需45天 效率显著提升 [7] 飞船性能跨越 - 交会对接时间从两天缩短至3.5小时 返回时间从一天左右缩短至约5小时 速度更快 [9][12] - 货物上行能力提升20% 下行能力为以前两倍 载货空间为以前三倍 有效支持科学实验样品下行 [14] - 具备与空间站所有对接口交会对接的能力 并拥有地面应急救援待命能力 飞行能力更强 [14] 生产与研发能力 - 飞船生产从一到两年研制一艘 发展到具备一年执行两次发射的批量生产能力 [12] - 神舟飞船经过近30年打磨 被评价为非常可靠 [20] - 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正在研发中 其功能将更加强大 [20]
中国空间站:神二十荣耀返航倒计时,神二十一接棒!
新华社· 2025-11-01 15:05
嗨!我是中国空间站。还记得2025年4月25日那天,当神舟二十号乘组入驻时,我别提多激动了。掐指 一算,陈冬、陈中瑞、王杰三位航天员在这里,已经超过180天啦!这段朝夕相伴的时光,像一部满是 惊喜的太空纪录片,每一帧都值得好好珍藏。 这些日子里,三位伙伴的脚步从不停歇。四次出舱活动,每一次都让我既紧张又骄傲。看着他们穿着航 天服,在我的"身体"外忙碌,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我总在心里为他们加油:"你们是最棒的!" 0:00 问天实验舱内,"升级版"太空菜园——植物高效培养技术试验装置迎来了新一轮丰收。看着鲜嫩的蔬菜 茁壮成长,航天员脸上的笑容,比太空中的星光还要灿烂。 如今,三位伙伴的太空出差之旅渐渐进入尾声,他们正在为返回地球做准备。虽然即将分别,但我知 道,这段在太空里的美好回忆,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不过,让我欣喜的是,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已成功 入驻,这场跨越星河的"太空会师"振奋人心,新伙伴的到来让这份太空情谊继续延续。期待未来,会有 更多航天员伙伴来到我这里,一起在浩瀚太空中,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 记者:杨志刚 蔡琳琳 赵小帅 编导:郝一林 配音:边江 声音制作:边江工作室 素材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天宫”空间站
央广网· 2025-11-01 12: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何宇:3.5小时快速对接能力形成以后,我们一年365天都可以发射。我们减少了 中途进行轨道修正的次数,应该说比以前更快捷。再有就是我们应对一些在轨重大故障的能力更强了, 完成交会对接使命的能力也更强了。 央广网北京11月1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张筱璇 王逸群)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 摘要》报道,我国于10月31日夜成功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 京时间11月1日凌晨3时2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3.5小时, 创造了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4时58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顺 利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7次"太空会师"。 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 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孙居顺:神舟二十一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任务零号指挥员赵磊:本次发射流程非常顺利,参试各系统的配合也非常默契,火箭一如既往 地可靠,预祝3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一切顺利。 飞船入轨后,约3.5 ...
1名航天员驻留1年以上 梦舟一号首飞……2026年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公布
央视新闻· 2025-11-01 12:31
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6年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二号、神舟二十三号、梦舟一号等四次飞行任 务,基本情况如下。 一、天舟十号飞行任务 发射地点:文昌航天发射场 对接方式:天舟十号货运飞船(代号TZ-10)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后向端口。 主要任务:天舟十号货运飞船飞行任务主要用于上行航天员驻留物资、舱外服等物品,保障平台安全运 行的维修备件和推进剂、应用任务各类载荷和样品;下行销毁在轨废弃物。 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和神舟二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 发射地点:酒泉航天发射场 对接方式: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代号SZ-22)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径向端口;神舟二十三号载人飞 船(代号SZ-23)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前向端口。 主要任务:神舟二十二号飞行乘组1名航天员开展1年以上长期驻留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 闸舱出舱任务;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开展空间站平台管理工作、航天员保障相关工作以 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动。 三、梦舟一号飞行任务 发射地点:文昌航天发射场 对接方式:梦舟一号载人飞船(代号MZ-1,无人状态)发射后对接于核心舱径向端口。 主要任务:首次采用长征十号甲运 ...
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将于2026年首飞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12:23
公告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为入围方案作者颁发纪念证书,并安排最终选定方案作者赴发射场 观摩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董湘依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将于2026年首飞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日发布2026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 告。根据公告,2026年,中国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采用长征十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梦舟一号载人飞 船,开展无人飞行试验,完成梦舟载人飞船首飞。 公告介绍了2026年度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基本情况,中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二号、神舟 二十三号、梦舟一号等4次飞行任务。 根据公告,明年,中国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采用长征十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梦舟一号载人飞船,开展 无人飞行试验,完成梦舟载人飞船首飞。梦舟载人飞船是在神舟载人飞船基础上全面升级研制的新一代 载人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由返回舱和服务舱组成,用于空间站天地往返运输。 神舟二十二号和神舟二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将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继续开展空 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开展空间站平 ...
神舟二十一号成功发射,首次在轨实施小鼠空间科学实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11:12
据新华社,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 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在空间站驻留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进行多次出舱 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以及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2雌2雄4只小鼠是首次进入"天宫",这将是我国首次在轨实施小鼠空间科学实验,标志着中国空间站生命科学实验进入新阶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工程办公室综合计划局局长张静波介绍,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将首次在轨实施国内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 学实验,选用两雌两雄4只小鼠,随飞船上行并进行在轨饲养,重点研究失重、密闭等空间条件对小鼠行为模式的影响。之后,随飞船返回地面,进一步 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小鼠多组织器官在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变化规律。(视频素材来源:央视) 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603698)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 ...
交会对接从6.5小时缩至3.5小时,神舟二十一号如何做到?
新京报· 2025-11-01 08:14
交会对接时间缩短,有三方面技术优化 据了解,神舟二十一号能够将交会对接总时间从6.5小时缩短至3.5小时,其技术关键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 的优化。 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由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简称航天五院)抓总研制的神 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经过约3.5小时的飞行后,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整个交会对接过程运行稳 定、控制精准。这是我国载人飞船首次采用3.5小时交会模式,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实现又一突破。 3.5小时交会模式是技术迭代的"V2.1版本" 回顾我国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迭代历程,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V1.0时 代,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完成了基础技术验证,彼时交会对接时长约2天。神舟十二号至神舟二十 号迈入V2.0时代,技术全面升级,不仅实现了过程高精度自主,更将交会对接时长缩短至6.5小时,奠 定了常态化、高效率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技术基础。 记者从航天五院获悉,此次神舟二十一号采用的3.5小时模式,并非颠覆性的"大版本"升级,而是在 V2.0框架下针对载人任务需求的适配,可视为技术迭代的V2.1版本。它沿用了V2.0成熟的 ...
3.5小时成功“到站”,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中国空间站
新京报· 2025-11-01 08:12
此次任务中,3.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神舟飞船自主交会对接能力。相比神舟二十号6.5 小时交会对接方案,此次任务减少了远距离导引段轨控次数和飞行圈次,缩短了近距离导引飞行时间; 减轻了航天员飞行压力,减少了电池燃料等需求,提升了任务整体应对故障的能力,可实现全年任意日 期发射,推动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展。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太空之家"。根据任务需要,神舟飞船的承载能力也在不断增 强。除运送航天员外,神舟飞船还肩负着运送高价值、高时效性载荷等职责,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太空 家园"添砖加瓦"。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空间站任务5年来发射的第10艘载人飞船。5年来,航天五院神舟飞船团队 不断通过技术和流程创新提升执行任务的能力,不断完善产保措施,追求研制过程的最高标准,实现了 高密度发射模式下的连续成功。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0月31日23时44分,由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简称航天五 院)抓总研制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有力托举下,搭乘3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起飞升空,开启"神舟家族太空接力"新征程。随后,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