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汛工作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市领导调研太湖生态保护和防汛工作
苏州日报· 2025-06-22 07:37
太湖生态保护和防汛工作调研 - 市委书记刘小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生态优先 加强科学研究 创新治理办法 扎实做好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 推动太湖水环境持续改善 确保太湖安全度夏 [1] - 退圩还湖是太湖治理的关键举措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要进一步充实专业力量 加强分析监测 强化技术赋能 高标准做好退圩还湖 生态修复等工作 提升太湖水生态环境容量和调蓄能力 [1] - 要建强工作专班 抓好控源截污这个关键 系统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全面清查污水"跑冒滴漏"问题 大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 加快推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 推动太湖水环境不断提升 [1] - 要加强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做好监测预警 定期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修复 [1] 防汛工作部署 - 当前正值梅雨季 降雨天气多发 防汛责任重大 各地各部门要压实工作责任 明确任务清单 加强值班值守 配足防汛物资 全面细致排查风险隐患 织牢织密防汛安全网 [2] - 要明确工作重点 聚焦隧道 地下空间 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做好防洪排涝 紧盯危旧房 项目工地 电力设施等重点部位落实除险加固措施 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焦点访谈|“主动防御”+“提前预判”防汛工作不断升级 构筑坚实防线
央视网· 2025-06-12 21:44
防汛措施与科技应用 - 北京市门头沟区针对山洪灾害实施"一村一策"方案 将全村划为多个片区 每个片区由包村干部 村干部 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同负责转移安置和应急抢险任务 [3] - 北京市通过"一村一策"入户信息采集小程序已采集93个乡镇约29万人的信息 各村形成防汛一张图 [7] - 北京在重点山洪沟道上游加装地埋式水位计 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数字化平台 运用技术手段模拟预演降雨和洪水演进 [9] 南方流域防汛技术 - 珠江水利委员会使用无人船 无人机 水陆两栖无人机和机器狗等前沿科技设备进行应急监测演练 [11] - 移动式侧扫雷达可同时监测60处表面流速 全天候自动发送实时数据 大幅提高监测效率 [13] - 水利专业模型可在数分钟内动态模拟洪水演进过程 相比传统方法需要一周时间建模和几小时推演计算显著提升效率 [15] 监测与预报体系 - 珠江水利委员会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 汇聚气象卫星 气象雷达 测雨雷达和上万座水库及水文监测站点信息 [15] - 自主研发暴雨移植功能可任意调整流域降雨范围的量级和尺度 提高预报调度精准度 [17] - 国家持续投入资金编制重点区域洪水风险图 为科学部署防御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17] 汛情预测与应对 - 水利部预测今年主汛期我国区域性 阶段性旱涝明显 北方洪涝可能偏重 极端暴雨洪涝事件趋多 趋频 趋强 [5] - 黄河中下游 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 海河流域多条河流及松辽流域部分河段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5] - 北京市水务局预测北运河流域可能发布较高级别洪水预警 房山 门头沟 昌平等区山洪风险较高 [7]
水利部滚动会商部署南方地区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央视网· 2025-06-01 13:39
降雨情况 - 5月30日以来江南北部、江淮西部、西南东北部等地出现强降雨,50毫米以上暴雨笼罩面积达11.4万平方公里 [1] - 受降雨影响云南独龙江上游和金沙江上段支流支巴洛河、四川大渡河上游支流小金川、浙江姚江支流周家路江、新疆克孜河等5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独龙江和小金川发生超保洪水 [1] - 6月1日至2日江淮南部、江南东部西部北部、华南中部东部西北部、江汉东部、西南西南部和东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东南部、浙江西北部、广西湖南贵州交界地区、云南西北部等地有大暴雨 [1] 洪水预警 - 受降雨影响江西修水和昌江、安徽青弋江、浙江新安江和曹娥江、太湖及周边河网区、广西柳江上游、云南独龙江和怒江等河流将出现涨水过程 [1] - 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1] 防汛措施 - 水利部召开会商会研判本轮降雨过程有关流域水情、汛情形势 [2] - 向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9省(自治区)发出"一省一单"靶向预警 [2] - 通报降雨覆盖区内中小水库、山洪灾害风险清单,提醒做好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 [2] - 联合中国气象局向浙江省淳安县、云南省腾冲市等88个县(市、区)发出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其中橙色预警1个、黄色预警27个、蓝色预警60个 [2] - 提醒地方强化实时监测、灾害预警和人员转移工作 [2] - 水利部将密切监视降雨过程,重点关注西南地区等降雨重叠和易成灾区域 [2]
端午期间广东南部将有强降雨 省三防办部署防汛工作 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双重“叫应”机制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31 08:59
气象预警与防汛工作 - 广东南部沿海市县端午期间预计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需关注预警信息并避免前往地质灾害多发区域 [1] - 目前广东处于"龙舟水"多降水期,中北部及粤西等地累积雨量较大,灾害风险升高 [1] - 气象、水文等部门需密切监视雨情、水情、风情、工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落实双重"叫应"机制 [1] 重点领域安全防范 - 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落实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管理,重点巡查临山、临崖及高风险路段 [2] - 警惕强对流天气对安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强化水上活动、在建工地、危化品企业等领域安全管理 [2] - 严把龙舟竞赛活动审批关,防范雷雨大风对户外活动的影响 [1][2] 应急救援与值班值守 - 全面检查应急抢险队伍、物资、装备准备情况,组织专业队伍和基层力量随时待命 [2] - 交通、电力、通信等抢修力量和装备需前置到重点乡镇,确保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援 [2] - 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节假日力量备勤,及时报告灾情险情信息 [2]
北京6月1日上汛,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持续优化完善
新京报· 2025-05-28 19:41
防汛预警与风险区域 - 预测今年汛期北运河流域可能发布较高级别洪水预警,其他流域也存在洪水风险 [1] - 山洪风险较高区域分布在房山区西部南部、门头沟区西部中部、昌平区西部、延庆区西部北部、怀柔区北部、密云区东部、平谷区中部东部 [1] - 内涝风险较大区域分布在丰台区中部、石景山区北部、海淀区中部、朝阳区西部、通州区北部 [1] 防汛准备工作 - 针对水库、河道、堤防、山洪沟道等9类防御重点部位逐一明确责任主体 [1] - 修订4类共128本标准内及超标准预案 [1] - 落实7大类69万件(套)防御物资和3600余人的水利工程及内涝排水专业抢险队伍 [1] - 对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151条山洪沟道开展行洪障碍物现场全覆盖检查 [1] 监测预报能力提升 - 补充新建雨量站264处、水文站90处 [2] - 实现全市大中型水库和36座土石坝水库的入库洪水预报 [2] - 完善永定河、大清河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实现全流域洪水预报 [2] - 在全市352条山洪沟道建设地埋式水位计,实现水文监测全覆盖 [2] 应急演练与物资储备 - 制定典型降雨、典型洪水情景的预报调度方案 [2] - 研究北运河通州堰体系情景调度措施及超标准洪水调度安排 [2] - 在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险工险段预置防洪块石、砂石料等防御物资 [3] - 以潮白河流域超标准洪水应对为重点开展防洪排涝综合演练 [3]
牢记嘱托提高站位强化责任 为全国全省粮食安全作出郑州贡献
郑州日报· 2025-05-26 09:02
5月25日,在收听收看全省"三夏"工作视频调度会后,我市接续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强化责任,推动全 市上下扎实做好"三夏"和防汛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出 席会议并讲话。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庄建球主持。市领导吕挺琳、虎强、李凤芝出席。 安伟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牢记嘱 托、提高站位、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抓好"三夏"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抢"字当头、"稳"字托底,确 保颗粒归仓、夏粮增产、农民增收,秋粮种足种好,为全国全省粮食安全作出郑州贡献,为国家中心城 市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安伟强调,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高质量完成"三夏"各项工作。抢抓农时保夏收,强化农机服务 保障,抓好农机应急调度,确保快收、收好,并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做好小麦烘干晾晒工作准备;压茬 推进夏种夏管,坚持种足种好,千方百计稳定秋粮种植面积,多措并举选种优质品种,严防田间地头火 灾、安全生产事故和旱涝急转灾情,最大限度减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全力组织夏粮收购,严格 ...
压实责任筑牢防线确保安全度汛 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郑州日报· 2025-05-26 08:50
防汛工作部署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牢"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确保安全度汛 [1] - 安伟指出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城市管理,优化防汛应急指挥体系、完善管理措施、提高处置效率 [2] - 安伟强调要强化"三标"意识,整体谋划、提升标准、滚动实施,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完善易涝点治理方案 [2] 城市防汛能力提升 - 安伟在郑州市数字化城市运行中心察看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运行情况,询问人工智能本地化部署和应用工作进展 [2] - 安伟在二七区京广路陇海路片区积水点听取全市积水点治理情况汇报,研究积水点综合治理工作 [2] - 强调要加快补齐地下管网、改造老旧管网,有效解决积水点内涝问题,确保今年汛期城区不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积水情况 [2] 贾鲁河防汛工作 - 安伟实地察看堤里小清河入贾鲁河排水闸、开封市尉氏县贾鲁河后曹拦河闸工程处防汛备汛情况 [3] - 强调今年我省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旱涝并存、旱涝急转风险较高 [3] - 要求加大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力度,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持续加强应急保障和演练,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准备 [3]
徐曙海调研防汛工作 抓紧抓实防汛各项工作 确保全市安全平稳度汛
镇江日报· 2025-05-14 07:11
防汛工作调研 - 市长徐曙海调研扬中市、京口区、丹徒区和镇江高新区防汛工作,强调要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部署,确保全市安全平稳度汛[1] - 通江河道整治是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的重要环节,徐曙海实地考察古运河入江口、太平河姚桥段,强调要统筹推进防汛工程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1] - 长江堤防是长江防洪体系第一道防线,徐曙海要求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加快整改,并实施镇江市长江堤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1] 防汛应急物资储备 - 徐曙海实地察看市级防浪锥储备点,强调要拓展多元储备渠道,确保防汛物资齐全充足[2] - 要求优化物资储备布局,健全应急物资管理、调运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和快速投送能力建设[2] - 强调要备齐备足物资装备,建强抢险救援队伍,加强应急实战演练[2] 防汛能力提升 - 要求提升临灾应对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监测预报体系,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2] - 加强薄弱堤段等重点部位巡查抢护,做到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科学应对[2] - 强调要完善会商研判、联动响应机制,加强协调联动和值班值守[2]
临“汛”而动 水陆空协同护桥安全
杭州日报· 2025-05-13 10:50
无人机桥梁检测技术 - 无人机对桥梁主梁、桥墩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图像数据采集[2] - 无人机作业覆盖半径达5公里 数据实时传输至数字管理平台[3] - 高空视角可锁定桥梁结构细微损伤 掌控桥梁"表层健康"[3] 水下机器人检测技术 - 水下桥梁检测机器人可检测涉水构件结构破损、钢筋锈蚀、混凝土剥落等情况[3] - 机器人操作高效便捷 数据实时回传 提高精细化检测水平[3] - 可精准捕捉水下桩基裂缝等隐蔽病害 告别人工"盲人摸象"式探测[3] 智慧养护体系 - 传统人工巡检依赖桥梁检测车 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4] - 无人机巡检技术打造全新桥隧巡检模式 满足道路养护发展需求[4] - 数据接入智慧养护平台 形成"检测-分析-养护"全链路闭环[4] - 每座桥梁拥有专属"数字账簿" 养护决策更科学高效[4] 技术协同应用 - "水陆空"协同养护模式 水下机器人+无人机+智慧平台[3][4] - 水下机器人守护桥梁"根基健康" 无人机掌控"表层健康"[3] - 构建智能防汛养护检测体系 筑牢"智慧养护防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