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雷暴哮喘
icon
搜索文档
雷雨一来就咳嗽气短 过敏人群警惕雷暴哮喘
央视网· 2025-08-23 17:18
雷暴哮喘是在雷雨天气或紧随其后暴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咳嗽、气短、胸闷,常常是群体性发 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马艳良:因为雷暴天气的时候往往就是我们的花粉,包括一些霉菌也是繁衍 比较旺盛的这样的一个季节,那种强的气流的话,会把这些植物的一些花粉,然后包括我们一些真菌的孢子会吸入到我们大气上 层。因为有雷电的原因,体积相对比较大的花粉或是孢子的话,就会被大量地打碎成碎片,一般来讲直径就在2—3个微米左右, 其实正好特别适合我们呼吸道吸入的这样的一个直径,很多人的症状就会被激发起来。 央视网消息:近期,多地出现雷电、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有些人一到雷雨天就咳嗽气短,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提醒,有哮 喘、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警惕雷暴哮喘。 医生提醒,儿童气道更为敏感、狭窄,老年人常合并心肺基础疾病,一旦发生雷暴哮喘,更容易进展为重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马艳良:出现这种天气的时候,可能一方面我们尽量要待在室内,然后要紧 闭门窗,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空气净化的设备。另外如果回到家里的时候,可能要把我们外面的衣物及时脱下来,及时地去 清洗,然 ...
科学与健康丨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如何科学避险?
新华网· 2025-08-05 17:31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强降雨和雷暴天气频发。除直接灾害外, 雷暴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发作、心血管事件增加等健康问题。专家提醒,不同人群健康风险各异, 需科学防护、因人施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雷暴天气健康威胁需警惕 雷暴天气的健康风险呈现多层次、多系统特点。最直接的危险是雷击,人在户外空旷区域、高地或 水域附近时,易成为雷电的袭击目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统计,全球每年有2.4万至3万 人因雷击而死亡、24万至30万人因雷击而受伤。 近年来,雷暴天气引发的雷暴哮喘备受关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永明 说,雷雨前,空气湿度变大,让空气中本就聚集的花粉和霉菌孢子颗粒吸水后,体积进一步变大。当有 雷暴时,花粉和霉菌被瞬间击碎,变成更为细小的微粒体进入人体下呼吸道,引发过敏性炎症,从而引 起哮喘或导致症状加重。 此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于扬说,雷暴天气气压骤变,易诱发急性心梗、脑梗等 心脑血管急症。老年人因机能衰退和共病状态更易受气候影响。研究表明气温、湿度变化可能引发生理 指标波动及情绪应激。公众需提高警惕,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专家还表示, ...
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如何科学避险?专家提醒
新华网· 2025-08-04 17:25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强降雨和雷暴天气频发。除直接灾害外,雷暴 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发作、心血管事件增加等健康问题。专家提醒,不同人群健康风险各异,需科 学防护、因人施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雷暴天气健康威胁需警惕 雷暴天气的健康风险呈现多层次、多系统特点。最直接的危险是雷击,人在户外空旷区域、高地或水域 附近时,易成为雷电的袭击目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统计,全球每年有2.4万至3万人因 雷击而死亡、24万至30万人因雷击而受伤。 近年来,雷暴天气引发的雷暴哮喘备受关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永明说, 雷雨前,空气湿度变大,让空气中本就聚集的花粉和霉菌孢子颗粒吸水后,体积进一步变大。当有雷暴 时,花粉和霉菌被瞬间击碎,变成更为细小的微粒体进入人体下呼吸道,引发过敏性炎症,从而引起哮 喘或导致症状加重。 JF and and the see 音氣健康威胁! i 如何科学避险? FE = 月 TT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00000 8 0 d 11 the 11 to 11 00000000 . 00 ...
科学与健康|雷暴天气暗藏健康威胁!如何科学避险?
新华社· 2025-08-04 17:24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强降雨和雷暴天气频发。除直接灾害外,雷暴 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发作、心血管事件增加等健康问题。专家提醒,不同人群健康风险各异,需科 学防护、因人施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雷暴天气健康威胁需警惕 雷暴天气的健康风险呈现多层次、多系统特点。最直接的危险是雷击,人在户外空旷区域、高地或水域 附近时,易成为雷电的袭击目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统计,全球每年有2.4万至3万人因 雷击而死亡、24万至30万人因雷击而受伤。 近年来,雷暴天气引发的雷暴哮喘备受关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永明说, 雷雨前,空气湿度变大,让空气中本就聚集的花粉和霉菌孢子颗粒吸水后,体积进一步变大。当有雷暴 时,花粉和霉菌被瞬间击碎,变成更为细小的微粒体进入人体下呼吸道,引发过敏性炎症,从而引起哮 喘或导致症状加重。 此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于扬说,雷暴天气气压骤变,易诱发急性心梗、脑梗等心脑 血管急症。老年人因机能衰退和共病状态更易受气候影响。研究表明气温、湿度变化可能引发生理指标 波动及情绪应激。公众需提高警惕,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专家还表示, ...
唠“科”话丨打个雷就喘不上气?专家支招应对“雷暴哮喘”
新华社· 2025-04-13 07:18
文章核心观点 春季雷雨增多重庆多地出现雷暴天气致医院接诊雷暴哮喘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介绍雷暴哮喘相关知识及应对建议 [1][2] 雷暴哮喘情况 - 4月1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中医院陆续接诊300多例因雷暴天气导致的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 [1] - 雷暴哮喘患者年龄一般集中在30至60岁之间,均有花粉、尘螨等过敏病史,多数出现急性喘息、胸闷及持续性干咳 [2] 雷暴哮喘成因 - 雷暴发生时地表花粉、霉菌孢子等过敏原被风裹挟至高空,雷电使颗粒爆裂成超细微粒随降雨降落,微粒穿透鼻腔过滤屏障直达肺部,导致过敏人群气道平滑肌痉挛、黏液分泌激增 [2] 应对建议 - 雷暴天气对过敏人群是健康风险信号,患者就诊高峰通常在雷暴开始后1小时,危险期从雷暴前2小时持续至雨后3小时,此期间过敏体质者应紧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外出佩戴N95口罩、避免在树下停留 [2] - 有哮喘、慢性气管炎等基础疾病的人可使用家中常用气雾剂缓解症状,过敏症状较轻人群可口服抗过敏药物,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4] - 雷暴发生时应尽量关好门窗待在室内减少花粉暴露,雷暴哮喘易感人群要在雷雨前后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可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积极治疗花粉过敏症预防过敏性哮喘发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