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

搜索文档
向海图强 另一个山东正在崛起
经济观察网· 2025-05-26 23:15
港口效率与吞吐量 -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以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62.62自然箱/小时刷新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2] - 2024年山东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18亿吨、集装箱量突破4400万标准箱,总量位居全球第一[2] - 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总进度达93%,设计年通过能力1600万吨,堆场面积新增125万平方米[6]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8011.8亿元,同比增长6.1%,超过同期GDP增速[4][14] - 海洋经济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23年18.8%提升至23.9%,拉动地区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4][14] - 山东海洋生产总值从2011年8300亿元增至2023年17018.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10] 港口群建设 - 山东拥有3500多公里海岸线,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均跻身国内港口吞吐量前十[6] - 山东港口物流集团五年间新布局建设内陆港39个、开通班列40条,航线总数达360余条[8] - 计划未来5年整合资源,打通内陆和海上运输环节,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9] 科技创新 -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 - 全球高分辨率海洋大模型"琅琊"、千亿级人工智能大模型"瀚海星云"在青岛发布[4][13] - 山东布局15项左右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12] 产业布局 - 山东省11个传统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7510亿元,同比增长6.9%[13] - 海洋渔业等4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6249.3亿元,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8%[13] -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1000万吨炼油二系列装置正式投产[13]
向蔚蓝深处进发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大众日报· 2025-05-25 08:34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山东海洋资源优势,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和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1] - 202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8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6.1%,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3.9%[3] - 山东布局《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聚焦海洋人工智能、绿色港口等14个重点领域[5] 海洋产业转型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设计年产能3600吨高品质鱼类,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2] - 2023年山东11个海洋传统产业增加值7510亿元(+6.9%),其中4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占比77.5%[2] - 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HG14国华100万千瓦投产后年发电17.8亿千瓦时,配套渔业养殖年收益超2700万元[3] 智慧港口建设 - 日照港全自动卸船机单机效率提升5倍,大宗干散货智慧系统作业效率提升30%,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4] -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62.62自然箱/小时(13次刷新世界纪录),烟台港AGV取放车效率提升140%[5] - 山东港口202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4400万标箱(全球第二),开通航线357条[5] 海洋科技创新 - 2024年山东海洋领域获5项国家科技奖,占全国海洋领域50%[6] - 日照海龙湾建成全国首个退港还海修复工程,烟台长岛实现江豚、斑海豹洄游[8] - 潍坊滨海区创新"柽柳+肉苁蓉"种植模式,推动盐碱地生态修复[8] 海洋生态保护 - 烟台八角湾水质连续达Ⅰ/Ⅱ类标准,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100%,入选美丽海湾案例[7] - 2024年山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3.6%,美丽海湾案例数量全国第一[8] - 八角湾规划"十四五"末旅游年收入超100亿元,接待游客800万人次[7]
广东阳江增设院士工作站 助力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5:35
仪式。主办方供图 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于2024年10月签约启动,2025年1月23日获得广东省科协批复。 该院士工作站将依托院士团队及高校、企业资源,聚焦海洋科技前沿,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 台,开展深远海"通导遥智能PNT时空基准网络服务"研究,服务阳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在致辞中表示,阳江是海上风电的产 业高地,也是突破海洋科技领域难题的战略要地。院士工作站将开展融合创新、自主研发、人才培养等 重点工作,共同推动智慧海洋防灾减灾、生态监测、海洋牧场管理等项目的实施,为阳江乃至全国的海 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期间,阳江市低空经济行业协会、阳江市海洋"通导遥"研究院、中国联通(广东)智慧海洋军团同步 揭牌。阳江市政府与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签订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阳江联通与各重点单位、企业签约达成11项战略合作协议。 中新网阳江5月22日电 (孙秋霞 曾宇萍)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战略合作框架 协议签约活动21日在阳江举行,该工作站旨在构建"产学研用"一 ...
山东青岛持续探索浒苔资源化利用,推动成果转化,带动产业链发展——浒苔入肥 变废为宝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0 12:32
浒苔资源化利用技术突破 - 海大生物开发"浒苔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建立绿色降解和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填补国内外大规模海洋绿藻高效处置技术空白[4] - 公司发明浒苔多糖高效提取、纯化及寡糖靶向制备关键技术,获16件发明专利授权,突破结构定向修饰改性技术[5] - 技术成果包括系列浒苔肥料、生物刺激素、饲料添加剂产品,含寡糖、氨基酸、糖蛋白等活性成分,应用于生物农业领域[4][5] 产业化应用与经济效益 - 实现基于浒苔多糖的绿色生物农药、植物疫苗、精准生物肥料产业化,获3项饲料生产许可证和4项肥料登记证[5] - 浒苔资源化利用直接产品年产值达6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20亿元[10] - 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2.75亿元,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国内20多个省区市[5][7] 研发体系与产能布局 - 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力量,与中科院海洋所等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引进多位海洋生物领域专家[11][17] - 2009年建成全国唯一浒苔规模化处置基地,2020年投产高端海洋生物制品产业园,实现双藻源生物刺激素等规模化生产[7] - 设立农科学院负责技术研发与培训,"状元连"体系推动终端市场品牌化运营[8] 行业地位与战略规划 - 公司为国内海藻肥行业领军企业,拥有"海状元"等知名品牌,产品线超百种[7] - 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山东省"瞪羚企业"等称号,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储备库[10] - 未来将优化浒苔多糖提取工艺,加强上下游合作,推动产品广泛应用[11] 浒苔特性与环保价值 - 浒苔富含多糖,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用功能,但传统处理方式易造成二次污染[4] - 技术将浒苔变废为宝,化解绿潮生态危机,培育特色海洋环保产业[5] - 产品可提升动物生长性能20%以上,改善肠道免疫,满足健康养殖减抗需求[4]
瞭望 | 青岛:破解海洋科创堵点
新华社· 2025-04-29 09:57
目前,青岛拥有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省重点实验室18家、市重点实验室64 家,初步形成梯次衔接、特色鲜明的海洋领域实验室体系 青岛通过打造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全链服务、多应用场景服务、多平台赋能等模式,推动海洋 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凯 作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青岛海洋科研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集聚了崂山实验室、中国海洋大 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一大批涉海科研机构,拥有的涉海院士数量、海洋高端平台数量、海洋领 域国际领跑技术数量均居全国首位。目前,青岛拥有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省 重点实验室18家、市重点实验室64家,初步形成梯次衔接、特色鲜明的海洋领域实验室体系。 近年来,青岛多措并举破解原创性成果比重偏小、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足、科研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 让科技创新成为经略海洋的强大助力。 强化基础研究 作为海洋渔业领域的一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的海水养殖生物育 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11月获得批准建设,在"海水生物种质评价与遗传基础解 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