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数字国乐“破圈”,AI点亮文明新纪元
央广网· 2025-06-10 09:53
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 - 活动通过国乐盛宴《国乐源流》展现传统民乐与现代流行元素的创新融合,由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古琴演奏家张维娜与"吉他姐妹"倪一一、倪悠悠联袂演奏 [2] -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绎经典剧目《六尺巷》,再现中华传统美德,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卞坚解读馆藏珍品如铸客大鼎和武王墩漆木案的文化内涵 [2] - 安徽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表演《楚韵悠长》,展现楚文化的恢弘气象 [2][5]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 - 数字互动产品《匠木》以徽派建筑榫卯技艺为核心,通过游戏化方式焕发新生,荣获多项国际大奖并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故宫博物院及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6] - 六尺巷社区打造"六尺巷·德邻社"平台,通过艺术化宣讲和"六尺巷工作法"将传统智慧应用于现代社区治理 [6] 人工智能推动网络文明 -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各领域,赋能乡村振兴、医疗教育等,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变革 [7] - 刘庆峰强调AI使网络文明的创造力进入新阶段,应抓住机遇让人工智能成为点亮网络文明的科技之光 [7] 青年与创新文化表达 - 情景剧《时空摆渡》结合"徽文化+AI",展现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文化创新方式 [8] - 青年歌手张远与大学生代表演绎《仰望星云》,传递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演员万茜献唱《总有美好在路上》致敬奋斗者 [8]
安徽合肥 培育网络空间文明风尚 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人民日报· 2025-06-10 06:05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安徽省合肥市积极自觉落实网 络强国战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风尚,共建网上美好精神 家园。 凝心铸魂,强化思想引领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网上传播。"理响合肥"全媒体宣讲团积极探索网上联动发声、矩阵传播,入选全国基 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合肥创办安徽首个市级融媒体原创网评栏目"皖中评",5年累计发表文章2700余 篇,阅读量超过2亿次,20多篇作品全网推送。 精心做好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打造"现象级"传播产品。合肥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宣传安徽加 快打造"三地一区"的生动实践,策划新质生产力、长三角一体化、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新能源汽车展 览会、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等重大主题宣传,市级媒体每年开设专题专栏超200个、融媒体传播量超10 亿次,一批作品全网传播量超5000万次。 守正创新,传播文明理念 积极打造网络文明宣介平台,巩固壮大网络文化阵地。"合肥通"入选全国报业技术赋能媒体融合优秀案 例,《图个明白》融合传播创意产品入选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合肥坚持以直播赋能传播, 持续打造"创新之都·罍街直播间"和 ...
让文明新风尚在网络空间更加充盈
环球网· 2025-06-09 20:43
网络文明大会举办信息 -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6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合肥举办,主题为"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 [1] - 大会将举办开幕式及主论坛、14场分论坛和"科技·点亮网络文明时空"主题活动 [1] - 各界嘉宾将交流网络文明共建经验,共话培育网络空间文明风尚 [1] 网络文明建设政策与成果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1] - 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 [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作出系统部署 [1] - 相关部门开展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等 [1] - 网络生态天朗气清,网络文化不断繁荣,网络文明渐成风尚 [1] 网络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 - 网络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2] -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2] - 网络空间作为重要平台,其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社会文明水平 [2] - 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焕发新生,如"故宫跑"、"敦煌热"、"国风出圈"、"非遗走红"等 [2] - 网络技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助农直播、云端课堂、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 [2] 网络文明建设系统工程 - 需要把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 - 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引导和规范相结合 [3] - 培育积极健康网络文化,推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网络精品 [3] - 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技术治网能力,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3] - 网民应践行网络文明公约,互联网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 [3] 网络文明与文化传承 - 中华文明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4] - 从甲骨竹简到数字传播,文明传承载体变化但价值取向不变 [4] - 让互联网成为凝聚共识的精神家园、文化繁荣的沃土良田、创新创造的活力源泉 [4]
安徽:网上网下 崇德向善
新华社· 2025-06-09 20:43
中缅建交75周年 - 习近平与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就中缅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1] 浙江湖州绿色发展 - 湖州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理念 [2] - 湖州长兴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每年处理30万吨废铅蓄电池 回收率超98% 实现自动化拆解熔炼 [2] - 湖州近15年拒绝760余个项目 涉及投资额超千亿元 相当于2024年GDP近四分之三 [3] 房地产市场政策 - 5月LPR下降后 北京上海首套房贷款利率调降至3.05% [5] - 上海保利·海洞外项目开盘即清盘 政策红利减轻购房者负担 [5] - 1-5月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0.1% 销售额同比增29% [6] 数字经济发展 - 安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36个重点事项落地 办事跑动次数减少94% 时限压缩68% [10] - 安徽5G基站超16.7万个 16市全达"千兆城市"标准 IPv6活跃用户超7300万户 [11] - 安徽移动建设全国最大AI算力中心 量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投入乡村帮扶资金超2500万元 [11]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合肥市2025年开展16期数字化人才培训 预计培训2000人 已完成9期近1800人 [12] - 安徽创新馆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 构建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 [12][13] - 安庆市智慧系统2024年解决民生实事2400余件 实现"网上吹哨 部门报到" [13] 网络空间治理 - 安徽每年开展8000余场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处置违法违规网站3000多家 账号10万多个 [14] - 2024年安徽开展反电诈宣传1.8万场 处置预警线索1000余万条 返还被骗资金8亿余元 [15] - 安徽部署58项网络治理重点改革任务 提升管网治网效能 [15]
让大流量成为新增量——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新华社· 2025-06-09 18:35
网络文明建设政策部署 - 网络文明是新时代社会文明重要内容 被纳入文化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框架 [1] - 党中央将网络文明建设列为重要部署 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并提供系统指导 [1] - 中国网络文明大会连续举办4年 2025年大会将在合肥举行以凝聚共建共享共识 [1] 网络法治体系完善 - 2024年网络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构建法治"四梁八柱" [2] - 开展"清朗""净网"等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打击AI滥用和个人信息侵犯等违法行为 [2] - 建立全国网络辟谣机制和举报渠道 提升网络生态安全水平 [2] 网络文化传播创新 - 通过"何以中国"等网络主题活动 采用可视化、故事化手段传播主流文化 [3] - 打造"理响中国"等理论宣传品牌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广泛传播 [3] - 推出《风雨落坡岭》等高质量融媒体产品 以正能量内容引领网络流量 [3] 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60名模范和239名提名者 树立网络价值标杆 [4] - 推进"中国好网民"等互动活动 促进网上网下文明建设融合 [5] - 加强网络诚信建设 发布共建倡议营造守信互信社会氛围 [5]
汇聚网络正能量 书写文明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06-09 07:25
网络文明建设 - 安徽合肥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网络生态向上向好,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网络产业蓬勃发展 [1] 理论宣讲创新 - 巢湖市"洗耳恭听"宣讲团通过文艺形式宣讲理论,内容生动、情感真实、共鸣强烈 [2] - 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圆梦"宣讲团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打造线上宣讲阵地,播放量超800万人次 [2] - 合肥市委网信办与合肥日报传媒集团联合打造原创网评栏目"皖中评",实现社会热点事件的"快、准、深"表达 [2] - "理响合肥"新媒体视频栏目以小故事讲大道理,将党的创新理论阐释得通俗易懂 [2] 新技术赋能网络文化 - 合肥市司法局运用VR全景、AI语音等技术,将15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搬到线上,实现智慧普法 [3] - 合肥安达创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神笔马良"AI产品,通过图像识别、逻辑推理、风格生成技术链,将涂鸦实时生成主题作品 [3] - 数字技术如VR眼镜、智慧剧场等助力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培育网络文化新风尚 [3] 线上线下协同治理 - "和合码"平台整合调解力量,已成功调解33.5万件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超97% [5] - 合肥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等10项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网络暴力、欺凌、谣言等问题 [5] - 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超脑"动态调整信号配时,实现绿波道路300多公里,干线平均行车速度提升34.5% [6] - 12345热线2024年受理群众诉求507万件,办结率、按期反馈率均达100% [6]
2025网聚“合”力丨以“文明之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 2025-06-08 22:51
"网络文明不仅是'软环境',更是'硬支撑'。"合肥市委网信办负责人表示。通过培育"全国货车司机互助 救援""AI筑梦基础教育"等国家级公益项目,合肥正在形成"文明-经济-民生"的良性循环。 综合治理,优化发展环境 合肥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持续发力,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2024年,全市清理各类有害信息7万 余条,重点打击网络谣言、涉企侵权等乱象。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建立市级网络辟谣举报平台,有效净化 了网络环境。 2024年开展的"新质生产力的合肥探索"主题宣传,深入解读量子科技、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布局,全网传 播量超亿次。这些举措不仅让"科里科气"的城市形象更加鲜明,更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落户合肥。 文化赋能,激发经济活力 合肥创新性地将网络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播、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网络中国节"系列活动,以手绘 节气海报、民俗短视频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在乡村振兴方面,合肥打造 了"长丰草莓"等特色IP,通过线上话题营销、矩阵账号联动,#合肥乡村化得了#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 首,总阅读量超过640万,有效带动了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即将在合肥召开,这座" ...
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新华网· 2025-05-23 01:13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综述 新华社记者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 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推动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升,精神面貌 更加昂扬,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坚定理想信念 持续固本培元 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筑牢信仰之基、 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理想信念的明灯在人民群众心中闪亮。 大众化传播科学理论,听党话跟党走的信仰根基不断厚植—— 一支立麦、一名理论讲解员,在浙江杭州"'青'你来说·理论开放麦基层理论研讲"活动现场,青年们 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 ...
“点亮网络文明之光”2025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人民网· 2025-05-16 22:10
5月16日,"点亮网络文明之光"2025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滨海城市大连正式启动。本次活动联动 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等五个计划单列市,邀请多位网络名人讲述网络文明传播故事,发起网 络文明传递行动,打造全国性正能量传播矩阵,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注入新活力。 ...... . . . . . . . . . . . . . . . o 23年10月 217471 络达人" "连警小哥"单禹齐分享《我是"连警小哥"》 2018年,大连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民警单禹齐通过新媒体账号录制大连话反诈短视频,以"连警 小哥"形象爆火网络。通过拍摄悬疑短剧、联合动漫IP等一系列创新性普法尝试,实现了反诈宣传"润物 无声"的效果。2024年,大连公安对电诈预警劝阻438.9万次,拦截涉诈资金1.2亿元。 袁媛分享《世界青年网聚成光》 "12 W = IN 杨洸分享《绘制网络文明"画像"》 "我们究竟要构建怎样的网络文明?它藏在我们发的每一条评论里,转发的每一条消息中,也藏在 我们对不同声音的尊重与理解里。"以此为出发点,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洸 带领团队深耕网络文明研究,连续发布《网络文明蓝皮书》 ...
新华网评:让文明新风浸润网络家园
新华网· 2025-05-15 22:08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 题:让文明新风浸润网络家园 新华网记者马若虎 近日,国新办就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据介绍,本届大会以"汇聚网络正 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为主题,将于6月10日至11日举办。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网络文 明建设,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 沛、主旋律更加高昂,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培育文明新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一个重要抓手是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 近年来,"何以中国""网络中国节"等主题活动,"中国人的故事""中国好网民"等网络互动引导活动,人 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赋能制作传播……一系列品牌活动突出地域特色、网络表达、全媒传播,一 批优秀作品有内容、有温度、有力量,将网络空间里不断涌动的大流量,转化为温润心灵、滋养人心的 正能量,推动网络文明蔚然成风。 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一起携手努力,久久为功。我们要积极应对信息技术 快速发展新形势,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文明传承发展,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