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巴以冲突
icon
搜索文档
“最精准打击”!哈马斯卡桑旅公布伏击以军视频,5名以色列士兵死亡
环球网· 2025-08-27 11:53
【环球网报道】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当地时间26日公布一段其于7月在加沙地带北部拜特哈 嫩地区对以色列军队发动伏击的视频,报道称,此次伏击致5名以色列士兵死亡,约20名以士兵受伤。 报道称,卡桑旅发言人阿布·乌拜达表示,此次伏击打击了以色列军队的威信。他还称,将军队留在加沙地区将成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作出的最错误的 决定。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地时间8月2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加沙医院接收了75具遗体和370名伤员。数据显示,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 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62819人死亡、158629人受伤。 报道称,此次伏击发生于7月7日晚,卡桑旅在拜特哈嫩北部的农业区向以军发射了两枚爆炸装置。视频显示,以色列军队向卡桑旅准备好的伏击点推进,然 后第一枚爆炸装置在该伏击点爆炸,致以军伤亡惨重,叫喊声此起彼伏。随后,第二枚更大的爆炸装置袭击了去救援遭袭士兵的部队。卡桑旅称,此次伏击 是为回应以军的"基甸战车"行动。 报道称,此次伏击是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卡桑旅对以色列军队发动的最精准的打击之 ...
哈马斯驳斥以色列“袭击加沙医院为摧毁监控设备”说法:虚假且毫无根据
环球网· 2025-08-27 10:21
冲突事件核心观点 - 哈马斯驳斥以色列关于袭击医院是为摧毁监控摄像头的说法 称其捏造虚假说法以逃避法律和道德责任[1][3] - 以色列国防军称袭击目标是医院内由哈马斯架设的监控摄像头 该设备被用于监视以军行动并发动袭击[3] 袭击事件伤亡情况 - 加沙地带民防部门表示纳赛尔医院遭空袭造成至少20人死亡 其中包括5名记者 另有大批人员受伤[3] 双方声明内容 - 哈马斯声明指出以色列试图通过缺乏证据的指控为罪行辩护[3] - 以色列国防军发布初步调查报告 称戈兰尼旅在行动中发现医院内监控设备后采取摧毁行动[3]
突然!14万亿基金宣布:撤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9:48
撤资决策 -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宣布撤回对一家美国企业(卡特彼勒)和五家以色列金融机构(Hapoalim银行、Leumi银行、Mizrahi Tefahot银行、第一国际银行、FIBI控股)的投资[1][2] - 撤资原因为这些企业"在战争和冲突中助长了对个人权利的严重侵犯"并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具体包括卡特彼勒产品被用于"大规模非法破坏巴勒斯坦人财产",以色列银行"通过提供金融服务为维持以色列定居点作出贡献"[2] - 截至6月30日该基金持有卡特彼勒1.17%股份价值21亿美元,持有五家以色列金融机构股份总价值6.61亿美元[2] 投资组合调整 - 该基金近期已售出持有超过2%股份的以色列飞机发动机企业股权[3] - 截至6月30日持有61家以色列企业股份,目前已撤回对其中10多家企业的投资并继续审视剩余持股[3] - 二季度削减对能源巨头持股:埃克森美孚持仓从1.46%降至1.32%,壳牌持仓从2.78%降至2.55%,雪佛龙、英国石油和道达尔能源持仓均有削减[4] 基金业绩表现 - 二季度实现6.4%回报率,创2023年末以来最佳季度表现[3] - 股票投资回报率达8.45%拉动整体业绩,非上市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为8.1%,固定收益和非上市房地产投资贡献小幅正向收益[3] - 超三分之二资产投资于股票且全部位于挪威境外,重仓美国科技股包括苹果、微软、英伟达、字母表、亚马逊和元宇宙平台公司[3] 基金规模与影响力 -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资产规模达2万亿美元(约14万亿元人民币)[1][2] - 拥有全球上市公司所有股份的近1.5%,在全球近9000家公司持有股份[2] - 由挪威中央银行运营,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市场影响力[2]
突然!14万亿基金宣布:撤资!
券商中国· 2025-08-27 09:39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撤资行动 -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宣布撤回对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及五家以色列金融机构的投资 包括Hapoalim银行 Leumi银行 Mizrahi Tefahot银行 第一国际银行和FIBI控股 [1][4][5] - 撤资理由为这些企业在战争和冲突中助长对个人权利的严重侵犯 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 卡特彼勒的推土机被用于破坏巴勒斯坦财产 以色列银行通过金融服务维持定居点建设 [5] - 截至6月30日该基金持有卡特彼勒1.17%股份(价值21亿美元) 五家以色列金融机构股份总价值6.61亿美元 [5] 基金规模与投资结构 - 该基金资产规模达2万亿美元(约14万亿元人民币) 是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 [3][5] - 持有全球上市公司近1.5%股份 覆盖近9000家公司 超三分之二资产为股票且全部投资于挪威境外 [5][6] - 主要持仓集中在美国科技企业 包括苹果 微软 英伟达 Alphabet 亚马逊和元宇宙平台公司 [6] 投资组合调整动态 - 二季度实现6.4%回报率 创2023年末以来最佳季度表现 股票投资回报率达8.45% [6] - 削减对能源巨头持股 埃克森美孚持仓从1.46%降至1.32% 壳牌持仓从2.78%降至2.55% 雪佛龙 英国石油和道达尔能源持仓均减少 [7] - 已售出持有超2%股份的以色列飞机发动机企业股份 该企业承接以色列军方战机维护业务 [6] 以色列投资审查进展 - 截至6月30日持有61家以色列企业股份 近期已撤回对10多家企业的投资 正审视剩余持股 [6] - 基金首席执行官因投资争议面临辞职压力 但表示无意离职 [6] 地缘政治冲突背景 - 以色列国防军空袭加沙地带纳赛尔医院导致至少20人死亡 包括5名国际媒体记者 [9] - 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 加沙地带已有245名记者丧生 [11] - 多国及联合国谴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 要求追究责任并提供平民保护 [9][10]
35万以色列民众游行示威,敦促政府尽快结束冲突!马克龙发声!以军回应袭击加沙纳赛尔医院:为摧毁哈马斯监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6:53
内塔尼亚胡17日致信马克龙,表达了对"法国反犹太主义抬头"的担忧。马克龙在回信中说,鉴于内塔尼亚胡在他收到信 之前就公开了信件内容,出于对等原则,他也选择将回信同时在媒体上公布。 马克龙表示,法国一直积极打击反犹行为,但内塔尼亚胡却在信中指责法国"不作为",这种指责令人无法接受,是对整 个法国的"冒犯"。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26日晚间,大批以色列民众聚集在特拉维夫街头举行游行示威,敦促以政府尽快结束加沙冲 突,让以色列被扣押人员能够早日获释。 据游行组织方透露,当晚共有35万人参与游行。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马克龙:占领加沙永远不会给以色列带来胜利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26日,法国《世界报》刊登法国总统马克龙给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一封回信,马克龙在 信中指出,占领加沙地带、强迫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永远不会给以色列带来胜利。 调查显示,以军戈兰尼旅在汗尤尼斯行动时,发现了纳赛尔医院内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架设的一台监 控摄像头。该设备被用于监视以军部队的行动,以便对以军发动袭击。鉴于此,以军采取行动摧毁了这一摄像头。报告 称,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哈马斯一直利用纳赛尔医院开展军事活动。 ...
造成包括5名记者在内至少20人死亡,多国严厉谴责以军袭击加沙医院
环球时报· 2025-08-27 06:49
事件概述 - 以色列军队两次袭击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 造成包括5名记者在内的至少20人死亡 另有数十人受伤[1] - 遇难记者为路透社 美联社 半岛电视台等媒体机构工作[1] - 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 加沙地带已有245名记者丧生[1] 各方回应 - 以色列国防军声明称对无关人员伤害深感遗憾 但未将记者作为攻击目标[2]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对此事感到不高兴 希望结束这场噩梦[2]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要求迅速公正调查和立即永久停火[2] - 中国外交部谴责伤害平民和记者的行为 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军事行动[2] - 英国 法国等国家外交官员对袭击表示震惊和不可容忍[2] 行业影响 - 巴勒斯坦记者协会谴责以色列对自由媒体发动公开战争 目的是阻止记者揭露罪行[3] - 保护记者委员会呼吁国际社会追究以色列袭击新闻界的责任[3] - 以色列禁止国际记者独立进入加沙地带 国际媒体依赖当地记者提供报道素材[3] -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承认在活跃战区报道存在巨大风险[3]
多名记者死于以军空袭 美联社路透社怒讨说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6 18:54
美联社和路透社25日联名致信以方,要求作出解释。这两家媒体在信中说,在本应受到国际法保护的纳 赛尔医院,"正在履行职能、展开关键见证工作的记者"遇袭身亡,对此"我们十分愤怒"。 以色列国防军25日空袭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市纳赛尔医院,导致至少20人死亡,包括美联社和路透社 等媒体的5名记者。美联社和路透社随即联名致信以方,要求作出解释。联合国、埃及和一些西方国家 也对这一事件予以谴责或表示震惊。 连环空袭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官员扎希尔·瓦海迪告诉美联社,以军25日首先空袭纳赛尔医院手术室和医生宿舍所 在的上层楼体,导致至少2人死亡,随后对大楼外墙楼梯实施打击,导致18人死亡。袭击还造成约80人 受伤。 美联社在报道中说,第一次空袭后,医护人员和媒体记者试图从医院大楼外墙楼梯赶赴遭打击的区域, 但被以军的第二轮空袭击中。33岁的美联社雇员马里亚姆·达卡以及路透社两名雇员遇难,其余身亡记 者则分别为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和英国"中东之眼"新闻网工作。 联名信写道,以军有义务按照国际法保护记者和平民,并采取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其受到伤害。 "震惊"与"遗憾" 这次袭击在国际上招致多方谴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迪雅里克 ...
也门胡塞武装称将对以色列发动更多行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6 10:20
以色列24日空袭也门首都萨那多处地点,截至25日,空袭已经导致至少10人死亡、92人受伤。 据外媒25日报道,也门胡塞武装方面表示,针对以色列的侵略行径,胡塞武装将会发起更多的行动。 以色列国防军24日称,以军袭击了也门胡塞武装在首都萨那地区的军事目标。也门胡塞武装当天确认萨那遭到以军空袭。以军发表声明说,袭击是为了回应 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及其平民的反复袭击,包括最近向以色列领土发射的地对地导弹和无人机。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和亚丁湾对关联以色列的船只发动袭击,以支持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胡塞武装还多次使用 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境内目标,以色列则对胡塞武装控制区多次发动空袭。 责编:陈菲扬、张荣耀 针对以色列24日空袭也门首都萨那,也门胡塞武装政治局成员胡扎姆25日表示,胡塞武装的军事能力没有受到以色列空袭的影响,胡塞武装会坚定立场,继 续支持加沙地带。 也门胡塞武装政治局成员穆罕默德·布海提表示,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以色列对也门发动的侵略无法阻碍也门支持加沙地带。布海提称,以色列此次空袭 也门是为了回应胡塞武装近期针对以色列目标所发动的导弹袭击,而胡塞武装将发动更多的 ...
以总理:若黎巴嫩真主党解除武装 以色列将从黎南部撤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5 17:17
责编:黄之安、王珊宁 当地时间2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如果黎巴嫩武装部队"采取必要措施解除黎真主党的武 装",以色列将从黎巴嫩南部的5个军事哨所撤军。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以色列随时准备支持黎巴嫩解除真主党武装的努力,并共同努力 实现两国更加安全、稳定的未来。如果黎巴嫩武装部队采取必要措施解除真主党的武装,以色列将采取 相应措施,包括与美国主导的安全机制协调,分阶段减少以色列国防军的存在。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不时向以色列北部发动袭击,以军空袭和炮 击黎南部目标进行报复。2024年11月,以色列同黎巴嫩达成停火协议。根据协议,以军本应在2025年1 月26日之前逐步撤出黎南部,然而以军以保护以色列北部居民为由,称将"无限期"驻扎在黎南部5个据 点。黎巴嫩则要求以色列全面撤出黎被占领土。(总台记者 张卓雅) ...
全球瞭望|巴勒斯坦作家:“停火”反复的不确定性难以忍受
新华网· 2025-08-25 15:41
新华社多哈8月25日电(记者汪强)巴勒斯坦作家舒格·穆海马尔24日通过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刊文指 出,以色列用"停火游戏"扼杀希望,反复出现的"停火"新闻并非偶然,是对加沙人民的另一种惩罚。文 章摘要如下: 7月的一个清晨,我醒来时发现手机上有一连串消息。所有新闻频道和社交媒体都弥漫着谨慎的乐观情 绪:"谈判顺利推进""停火指日可待""大规模援助车队整装待发"。 当时我们正深陷饥荒折磨,你可以想象那一刻心中闪过的谨慎喜悦。朋友们给我发来消息,字句中带着 颤抖:"这真的会是结束吗?"有人问:"终于能有面包了吗?" 我相信,这些反复出现的"停火"新闻并非偶然,这无异于对加沙人民的另一种惩罚、另一种折磨。我们 被轰炸、被饿死、被迫流离失所。而最后,这样的新闻彻底摧毁我们。 这是一种蓄意的政策,目的就是摧毁我们的精神,让我们长期活在不确定之中,剥夺我们对明天抱有希 望这一最基本人权。如此循环——希望被点燃再被击碎,这比饥饿留下的伤痕更深。 第二天早晨,一切轰然坍塌。一条冷酷的新闻标题封死我们的命运:"谈判失败。没有停火。" 可以想象,那一天心是如何破碎的。一个仅仅梦想着面包的民族,其精神被彻底碾碎。那些拼命为孩子 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