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化路径
icon
搜索文档
理论“滴灌”润乡野,“三化”路径育心田丨广东文明乡风建设成效观察①
南方农村报· 2025-10-11 15:06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通过“立体化传播、在地化转化、情感化认同”的“三化”路径,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效融入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支撑 [5][6][7][8][94][95][96] 立体化传播体系 - 构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阵地创新”协同发力的理论传播网络,打破“上热下冷”的传播困境 [12][13] - 茂名市电白区水石村实行“党员联户”制度,119名党员每人定点联系5-10户村民,形成四级传播网络,2023年累计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 [18][19][20] - 借助“粤智助”政务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水石村设2个综合窗口承接53项“办事不出村”服务,提升服务效率 [27][28][29] - 顺德某村通过动画视频《咱村的分红咋来的?》解读共同富裕,单条阅读量超5万,增强互动性 [31] - 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祠堂、榕树下“板凳夜话”等多元阵地,以及“龙舟说唱”、客家山歌等非遗民俗形式进行宣讲,顺德“龙舟说唱”单条阅读量常超10万 [34][35][45][46] 在地化实践转化 - 将理论核心要义嵌入村规民约和积分管理,茂名信宜市双合村将文明行为量化积分并与集体经济分红挂钩,明确将年度集体经济收益的40%作为文明积分奖励基金 [55][56][57][65][66] - 2024年双合村集体分红126万元,积分前20%村民额外获近3000元奖励,一名“电商缺斤短两”村民被取消分红,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比例从2022年的30%升至85%,矛盾纠纷下降60% [66][67][68] - 水石村志愿服务岗2023年调解纠纷15起,结对帮扶12户困难家庭,佛山紫南村通过“村民议事会”完成3条村道“黑底化”改造,新增2处健身广场 [70][71][73][74] 情感化价值认同 - 理论传播带来村民思想观念转变,双合村村民从认为“政策是上面的事”转变为主动参与“清洁家园”志愿活动和“护河队”巡查 [82][83][84] - 村民主体意识觉醒,水石村村民自发成立“文明劝导队”,双合村村民依托三华李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开农家乐、做直播,2024年农文旅收入带动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 [8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