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门训诫
icon
搜索文档
精神病人为何频频出事?
虎嗅· 2025-05-28 14:33
精神病人伤人案件的社会关注 - 成都27岁女子被精神病人持刀伤害致死案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舆论普遍谴责凶手家庭的冷血态度[1] - 近年来精神病人伤人案件频发 随着精神障碍患者数量上涨 诊治和管理成为困扰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1] 精神病人照护的难点 - 精神病人发病期间易发生伤人事件 规律服药可有效避免但患者常难以坚持[3] - 药物副作用如手抖、嗜睡、肥胖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 导致服药依从性差[4] - 患者和家属病耻感强 不愿公开病情 导致早期干预不足 病情反复加重[4] - 部分患者缺乏有效监护人 或监护人年迈无力 导致服药监督缺失[4] - 社区随访和面访因工作人员繁忙难以全面落实 主要依赖家属配合[4] 家属监护的现实困境 - 家属因病耻感排斥社区随访 甚至提供虚假服药信息[5] - 长期照护消耗精力和财力 家属逐渐丧失耐心 最终选择放弃[6] - 经济压力导致部分家庭减少药量或停药 加剧病情恶化[5] - 监护人失职后缺乏有效追责机制 纵容监护不力现象[7] 现行管理政策的局限性 - 国家将精神病人按危险性分为6级(0-5级) 实行分类管理[11] - 0-2级为一类 3-5级为二类 二类管理更严格如"四帮一"机制[12] - 实际评估中多数患者被归为0级或3级以上 1-2级因家属隐瞒而缺失[12] - "以奖代补"政策补贴金额有限 对提升监护意愿作用不明显[13] - 上门训诫效果有限 缺乏强制约束力 监护人仍可能消极履职[15] 法律框架与实际执行的差距 -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失职需承担法律责任 但实际执行困难[8] - 精神病人家庭常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赔偿 受害者家庭遭受二次伤害[9] - 存在滥用"精神病"作为免责借口的现象 需警惕和杜绝[10] 未来挑战与方向 - 精神障碍患者数量持续增长 管理问题将对社会产生更大影响[15] - 需政府、学界和社会共同探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