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术语科普化表达

搜索文档
环保领域如何降低公众理解门槛?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5-17 22:58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机制 - 生态环境部建立"敞开大门办发布"机制 每月发布会前主动征集媒体关注热点 [1] - 连续9年保持每月例行新闻发布频次 疫情防控期间创新采用视频发布形式 [2] - 每月向各业务司局征集重点工作进展 重大政策出台时邀请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2] 传播方式创新 - 通过2张对比滤膜展示北京PM2 5年均浓度10年下降62% 相关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达39万次 [2] - 创新运用短视频 数据可视化等新媒体手段 政务新媒体展播"'两山'回响"精品短视频 [4] - 将COD VOCs等专业术语转化为"在天为佛 在地为魔"等生活化表达 降低公众理解门槛 [4] 舆情应对措施 - 每月发布会前梳理舆情线索 向媒体征集热点问题 及时亮明态度澄清事实 [2] - 针对"黑臭水体直排长江"等事件 在例行发布会上专门回应污水偷排问题 [3] - 2017年以来已回应"雾霾治理""环保影响经济"等近百个舆论热点问题 [3] 公众参与机制 - 新增微信公众号举报渠道 构建举报-分办-处理-回复闭环管理制度 [3] - 鼓励公众举报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共同参与社会监督 [3] 长期工作规划 - 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新闻舆论的传播力 引导力 影响力和公信力 [5] - 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