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观

搜索文档
台湾学界纪念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还原台湾人民抗日真相
新华社· 2025-06-07 20:07
历史事件回顾 - 乙未战争是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台湾军民持续近半年的武装抗日斗争,自北向南血战日军,4个半月内牺牲超过14000人[1] - 日军在攻占彰化城时实施大规模屠杀,仅东门一角死尸堆积约620余具,史料记载"鲜血滚滚拥塞街道"[2] - 日本殖民统治50年间台湾同胞被屠戮保守估计超50万,但武装抗日、文化反日等斗争从未间断[2] 学术观点分析 - 台湾学者指出乙未战争是台湾人民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爱国主义战争,民进党当局却美化殖民统治并扭曲为"台独"史观[1] - 研究显示台湾抗日运动具有深厚民族意识基础,当时居民主要来自大陆闽粤两省,视中国为祖国[2] - 学者强调台湾义军使用大刀长矛对抗现代化日军,涌现林少猫、罗福星等抗日英雄[2] 现实意义阐述 - 座谈会旨在还原被掩盖的历史真相,驳斥"台独"史观对"乙未保台"的扭曲[1] - 学者呼吁建构正确历史叙事以捍卫"中华史观",认为铭记历史才能珍视和平[2] - 研究数据表明台湾抗日斗争中军民牺牲惨烈,印证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