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戏曲写意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戏剧舞台也要“节能减排”(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戏曲行业存在过度舞台堆砌现象,表现为大量使用装置、高台和转台,导致演员表演空间受限[3] - 部分新创剧目存在"戏不够、景来凑"问题,偏离戏剧核心要义[3] - 国际比较显示中国戏剧排戏成本普遍较高、舞台置景普遍较实[5] 过度堆砌的危害 - 限制演员发挥:挤压表演空间导致技艺无法展示,长期将造成表演艺术退化[4] - 安全隐患:复杂置景增加演员攀爬风险,易引发安全事故[4] - 损害戏剧本体:戏曲"景随人移"的写意美学异化为"人被景框"的物质堆砌[4] - 影响观众体验:实物堆砌剥夺观众想象空间,抑制审美力提升[4] - 增加运营负担:制作、运输、演出、仓储等综合成本使剧团不堪重负[4] - 资源浪费:单台戏多卡车置景违背节能减排趋势,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4] 美学传统与创新 - 中华美学精神强调诗性写意,戏曲传统以"一桌两椅"实现空纳万境的表达[4] - 国际戏剧界推崇中国戏曲写意精神,如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理论和格洛托夫斯基"质朴戏剧"理论[5][6] - 行业应把握新技术运用尺度,避免物质堆砌淹没演员表演的主体性[2][4] 发展方向建议 - 回归表演本质:所有舞台元素应服务于演员表演,突出唱腔与技艺[6] - 控制制作规模:减少非必要"大制作"可降低演出成本,提升剧团收益[4] - 传承写意美学:赓续戏曲空灵传统有助于增强文化国际传播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