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枢神经系统串行处理
icon
搜索文档
人类一生所学不过4GB,加州理工顶刊新研究引热议
量子位· 2025-04-13 12:08
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研究 - 人类信息处理速度仅为每秒10bit,感官系统数据收集速率达每秒10亿bit,二者比值高达1亿倍[2][12] - 24小时不间断学习且不遗忘的情况下,100年知识储量上限仅为4GB,相当于70亿参数大模型存储量的1/350[1][3][16] - 中枢神经系统采用串行处理方式导致信息传输速率受限,表现为"心理不应期"效应[21][22] 信息处理速率测算方法 - 通过打字(10bits/s)、演讲(13bits/s)、盲拧魔方(11.8bits/s)等行为测算人类信息处理速度[13] - 视觉系统单视锥细胞传输速率达270bits/s,双眼总传输速率高达3.2Gbps/s[18] - 综合多种行为测算结果显示人类信息处理速度集中在5-50bits/s范围[14][15] 进化视角的认知限制 - 早期神经系统为检测气味浓度梯度演化出串行处理架构[23] - 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架构限制了多任务处理能力[24] - 现有处理速度已满足生存需求,庞大神经元网络用于任务切换和信息整合[25] 技术应用启示 - 马斯克脑机接口面临10bits/s基础限制,电话通信已匹配人类语言传输需求[6][33] - 算力提升将推动机器在各类任务中超越人类表现[4][27] - 脑机接口价值在于信息编解码而非突破速率限制[34] 学术争议与讨论 - 研究引发对打字员与听者比特率等效性的质疑[46] - 每秒10bit是否真的"慢"存在不同解读视角[47] - 研究团队包含认知神经科学领域资深学者Markus Meister及其博士生Jieyu Zheng[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