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医疗体系对比

搜索文档
10分钟变了4次:美国药价,为什么波动那么大?
虎嗅APP· 2025-03-13 18:07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通过分子生物学博士陈晓薇在美国买药及陪母亲就医的经历,揭示美国医疗系统药价波动大、商保话语权高、重症赔付难等问题,并与中国医疗制度进行对比,指出选择权和公益性存在矛盾 [1][2][22] 各部分总结 一瓶消炎止痛药的价格 - 陈晓薇持29美元优惠券买药,药剂师先报401美元,后称券适用于另一家药房,此店要47美元,她提及曾19美元买到,药剂师最终帮找到23美元优惠券 [3][4] - 美国药价由药店和保险公司单独协议制定,无商保买药价格取决于打折券,折扣网站给药房引流,药房为网站买单 [4] - 患者下载优惠券需填个人信息,信息会合法卖给商保公司,多数美国人有商保也难买最低价药,换药房拿药流程麻烦 [5] - 美国市场系统复杂,病人难知药真正价格,平价药网站显示该消炎止痛药采购成本8美元 [6][7] 商保公司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 - 陈晓薇带母亲做检查,因母亲健康指标好,保司认定没必要,周末不上班致检查批复慢,最终母亲未做成脑部核磁检查 [9][11][12] - 商保公司作为支付方控制医院、医生、药房,医生医疗行为受其影响,如今美国很多医院医生是合同工,与保司结算收入 [12] - 医生开检查、开药需考虑商保报销,保司大量收购医院,美国医疗体系各环节被利益链捆绑,患者不在其中,医疗保险积怨深 [13] 重症患者商保赔付有多难? - 王正选商保做量化分析,发现部分保司常用药定价高,朋友王瑞患癌,保司为免高额药费拒绝承担靶向药副作用治疗,致治疗中断 [16][17] - 医生替患者争取赔付程序复杂且无报酬,动力不足,保司不明拒付但全方位阻挠治疗,通过复杂规则掌握解释权 [18][19] 对比视角:选择权和公益性的矛盾 - 中国药价分医保支付和自费,医保谈判降价幅度大多超60%,药价波动温和;美国药价市场化,药房与保司单独商议,波动大 [20] - 美国商保为吸引患者“纳新”给选择权并控制赔付,美国药监局对杂牌药质量控制严,中美医院软硬件水平有差别 [21] - 中国以美国十分之一医疗费用达成接近人均寿命,陈晓薇认为与饮食文化和基因有关,她做“如何做个‘好病人’”系列视频分享攻略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