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打卡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不去5A景区的年轻人,爱上进山打卡
创业邦· 2025-10-09 08:09
徒步行业市场趋势 - 徒步活动从小众运动发展为大众风潮,京津冀年轻人争相打卡大青山、麻田岭等山野秘境[7] - 徒步团规模爆发式增长,北京徒步者俱乐部国庆期间发布50个活动几乎全部爆满,单个徒步团从计划招募40多人扩展至近百人[9][10] - 徒步人群以80后、90后上班族为主,占比超过80%,按参与目的可分为重度爱好者、网红地追随者、社交拓展者和新人四类[12] 徒步行业驱动因素 - 徒步活动门槛低,北京一日徒步团费仅需70-150元,初阶装备要求简单甚至运动鞋即可参与[13] - 互联网推动行业进阶:2010年智能手机普及使户外运动首次扩圈,2014年公众号兴起成为发展元年;第二阶段由打卡文化推动,提升大众认知度[12] - 徒步提供新奇体验(深入自然、出片好看)和社交属性,相比市区消费(两人看电影吃饭需数百元)更具性价比[13] 徒步行业竞争格局 - 北京地区徒步俱乐部数量激增,估算达500多个,若计入所有公众号组织方实际更多[15] - 市场分化为AA团(费用分摊、自担风险)和商业团(营利性机构组织),商业团又细分为自营型团队和拼团型团队[15][16] - 行业陷入低价竞争,部分玩家依靠资本支持以不赚钱换市场份额,有的组织者缺乏户外经验像零工[19] 徒步行业盈利模式 - 即便头部俱乐部如北京徒步者营收可观,但单个用户利润有限,仅能基本覆盖运营成本[21] - 俱乐部尝试拓宽收入来源如品牌赞助,但整体盈利空间有限,部分老牌俱乐部因难以维持成本转为拼团发车[21] - 行业受天气影响显著,一个周末下雨可能导致几十个团全部取消,长线团还需协调住宿餐饮等环节造成更大损失[23] 徒步行业运营风险 - 安全事故频发,每周北京郊区均出现徒步救援事件,轻则擦伤重则失温猝死,全国范围内徒步者遇难新闻时有发生[23] - 安全保障依赖组织者自觉,头部俱乐部为领队配置200万责任险并为队员上30万意外险,但小团体连基础急救包都缺乏[24] - 新手风险意识薄弱,存在穿拖鞋爬山、不看路线公告等情况,领队专业度参差不齐,有的见习领队甚至需分摊车费[25] 徒步行业用户行为 - 用户需求存在矛盾:既渴望远离规则体验自然自由,又希望在可控安全感中享受冒险,打卡型用户更重视行程确定性[30] - 徒步后用户复购意愿强,有用户参加4次活动后装备累计花费数千元,虽每次有意外但仍持续报名[31] - 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山中垃圾越来越多,俱乐部联合成立清山组织但仍无法彻底解决垃圾问题[30]
不去5A景区的年轻人,爱上进山打卡
虎嗅· 2025-10-06 18:31
徒步热潮的兴起 - 徒步活动在年轻人中迅速流行,成为逃离都市、亲近自然的新方式,相关目的地如内蒙古大青山(单程从北京出发需2.5小时高铁加2-3小时包车)和河北麻田岭(距北京市区200多公里,单程车程超3小时)在节假日吸引大量人群 [1][2] - 徒步热潮催生了迅速升温的新生意,从自发活动演变为有组织的商业运营 [2] - 参与者多为上班族(“办公室牛马”),80后、90后占比超过80%,参与目的包括重度爱好者、跟风打卡者、拓展社交者及新人 [10] 徒步活动参与动机与门槛 - 参与者选择徒步的主要动机是避开5A景区人流及深度感受自然 [4] - 徒步活动门槛低,北京一日徒步团费用在70元至150多元之间,初阶装备要求少,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11] - 北京周边一日徒步路线友好,里程从8公里到20多公里,爬升高度从300多米到1000多米,按强度分级供参与者选择 [13] 徒步俱乐部的发展与运营模式演变 - 徒步俱乐部数量激增,仅北京地区估算有超过500个组织方,运营模式从AA制(费用分摊、自担风险)向商业团(营利性、提供专业服务)演变 [15][16][17][18] - 商业徒步团可细分为自营型团队(自主组建带队)和拼团型团队(带领队拼团或卖人拼团),后者存在责任主体不清的问题 [24] - 行业运营门槛极低,组织者无需大量资产投入,通过社交媒体招募,导致市场竞争激烈,部分玩家通过低价策略竞争 [24] 徒步行业的商业挑战 - 徒步生意盈利困难,即便规模较大的俱乐部也仅能基本覆盖运营成本,单个用户利润有限 [27] - 行业面临天气和安全事故等主要风险,春秋季节天气不稳定可导致活动取消,周末北京郊区常出现徒步救援事件 [28] - 安全保障依赖组织者自觉,部分小团体领队缺乏经验,而新手参与者对户外风险认知不足,增加了运营风险 [31][32] 徒步体验与行业趋势 - 徒步的核心魅力在于自然体验的“不确定性”,但当前多数参与者(超过90%)更追求行程确定性,与早期重度爱好者(占比不到10%)形成对比 [39] - 行业出现环保问题,山野垃圾增多,部分俱乐部组织清山活动但效果有限 [40] - 徒步行业未来可能面临整合,有从业者认为缺乏特色的商业团将被淘汰,而具备实力的俱乐部探索品牌赞助等多元化收入模式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