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验收

搜索文档
“苏大强”又一仪器产业园验收,还是全省最高分
仪器信息网· 2025-07-21 11:48
苏州工业园区仪器仪表产业园验收总结 核心观点 - 苏州工业园区以96分高分通过江苏省仪器仪表产业园验收,产业规模超450亿元,占全市39% [1][2] - 园区集聚700余家企业,培育8家上市企业、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企业联合清华、北大等高校共建研发平台,近三年新增有效发明专利460件,占全市27.4% [2] - 14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标准103项,天隆生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政策支持 - 园区具备明确的产业扶持政策,与江苏省"1650"、苏州市"1030"等发展规划高度契合 [3] - 设有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研发、技术升级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 - 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形成高效联动和政策合力 [5] 产业集聚与规模 - 园区内仪器仪表产业链完整,涵盖上游原材料、中游设备制造、下游应用服务 [7] - 2024年产业规模超450亿元,主导产品如BMS芯片检测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居首位 [2][8]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 建成国家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实验室等6个公共服务平台及苏州实验室等27个技术研发平台 [2] - 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近三年新增有效发明专利460件 [9] - 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技术转移中心等合作平台 [10] 人才资源与团队建设 - 园区具备吸引、培养、留住高端人才的机制,包括院士、行业专家、工程师等 [12] - 形成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在关键领域具备技术攻关能力 [13] 载体配套与运营体系 - 园区具备完善的办公、实验、生产、物流等硬件设施,包括标准化厂房、实验室、数据中心 [14] - 提供技术检测、认证服务、融资支持、成果转化等配套服务 [15] 标准化与品牌影响力 - 园区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标准103项,推动技术规范输出 [16] - 形成"苏州仪器仪表"区域品牌,在国内外具有行业影响力 [17]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效益 - 园区推动绿色制造、节能减排,符合"双碳"目标要求 [18] - 对地方经济贡献显著,包括税收、就业、产业链拉动等方面 [19] - 通过医疗检测设备、环保监测仪器等技术提升社会福祉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