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深度调整

搜索文档
报名:第九届石油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网络会议
仪器信息网· 2025-06-09 16:41
石化产业现状与趋势 - 我国石化产业面临深度调整阵痛期,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1] - 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产能产量居世界首位,但高端产品短缺[1] - 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卡脖子"状况[1] - 国内炼化企业"油转化""油转特"已成主要趋势[1] 技术突破方向 - 深度调整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新兴产业培育[1] - 分析技术的突破与应用需同步推进[1] - 仪器信息网将举办"第九届石油化工分析技术及应用新进展"网络研讨会[1] 会议日程与技术主题 6月10日议程 - 色、质谱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3] - 气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原油全组分分子组成表征方法与应用(史权,中国石油大学)[3] - 布鲁克超高分辨磁共振质谱重塑石油化工分析生态(任娟,布鲁克生命科学)[3] - 气相色谱技术在石化领域的新应用(钱钦,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3] - 岛津创新气相色谱技术助力石化化工分析(陈喜,岛津中国)[3] - 芳烃元素分析新标准解析(李成炜,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3] - 光谱与检测技术[4] - ICP-OES在石油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刘慧琴,惠州市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 - 国产ICP-OES在石化检测中的多场景解决方案(文桦,钢研纳克)[4] - 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快速测定汽油中铅含量(王群威,宁波海关技术中心)[4]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石化分析中的应用(王艳斌,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4] - 石油产品理化性质标准物质及计量标准概况(王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4] 6月11日议程 - 低碳清洁能源技术[4] - 工业用费托催化剂的活性相研究——环境电镜应用(蒋复国,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4] - 石化行业环境在线监测技术(张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4] - 绿色电氢化工技术进展及分析测试需求(李叶青,中国石油大学)[4] - 碳14定年法在生物燃料鉴别检测中的应用(王序藤,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 - 在线色谱分析技术在费托合成领域的应用(李晓峰,中科合成油)[4] 参会专家背景 - 史权: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专注原油分子组成表征[5] - 李成炜: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从事石油化工分析技术开发[7] - 文桦:钢研纳克ICP-OES产品经理,擅长元素分析应用开发[8] - 李叶青:中国石油大学新能源系主任,研究绿色电氢化工技术[9] - 王艳斌: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近红外光谱技术专家[10] - 李晓峰:中科合成油分析测试部技术负责人,专注煤制油分析技术[11] - 任娟:布鲁克生命科学质谱应用工程师,磁共振质谱技术专家[14] - 刘慧琴:惠州市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部长,ICP-OES应用专家[16] - 蒋复国: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环境电镜技术研究者[18] - 张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环境在线监测技术专家[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