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普法
icon
搜索文档
权威数读|九组数据读懂全民普法成效
新华社· 2025-10-31 20:51
法治宣传教育法立法与实施 - 法治宣传教育法于2025年9月12日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高票审议通过,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7] - 该法首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写入法律,明确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引 [3] - 贯彻实施该法有五个要求:更加注重服务大局、贴近群众、紧跟时代、文化润心、强化保障 [7] 法治宣传教育体系与覆盖 - 国家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体系 [15] - 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打造2800余个宪法主题公园(广场),连续24年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11] - 大力弘扬红色法治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建成113个全国性、5000余个地方性法治文化阵地 [18] 普法工作队伍与基层宣传 - 压实国家机关及其他主体的普法责任,强化监督问责 [22] - 普法工作队伍包括15万普法讲师团成员、222万名普法志愿者、420万名"法律明白人",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传 [22] 普法活动形式与成效 - 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普法"、"非遗+普法"等新模式,组织开展18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 [18] - 国家网信办联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开展"全国网络普法行"系列活动,3年累计开展活动3000余场次 [24] - 2024年国家宪法日前后推出主题活动3000余场次、网络报道19万篇次,网上点击量达23.5亿次 [24] 立法过程与公众参与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来,就61件次法律草案等事项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42000多条 [28] - 有80件次法律草案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次近19万,提出意见32万余条 [28]
春风化雨四十载 法治精神沁民心——全民普法40年回眸
新华社· 2025-10-31 20:10
普法工作历史与规划 - 自1986年起连续实施八个五年普法规划,2025年为“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 [1] - 法治宣传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将40年成熟经验以法律形式确立 [2] - 围绕“十五五”期间目标任务,正抓紧制定第九个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 [6] 普法工作创新与发展 - 普法形式从“大水漫灌”式宣传发展为针对不同群体的定制活动,从广播标语到数字赋能实现随时普法 [1] - 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普法”等新模式,全国拥有各类普法新媒体账号3万多个,“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达4500余万,累计访问量近40亿 [3] - 推动普法工作从单向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从普及法律常识向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转变 [3] 普法队伍建设与覆盖 - 全国拥有15万普法讲师团成员、222万普法志愿者、420万“法律明白人”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传 [5] - 建立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加快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 [2] - 建成113个全国性、5000余个地方性的法治文化阵地,大力弘扬红色法治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3] 普法工作成效与影响 - 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全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 [2] - 全民普法推动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 [5] - 在十四多亿人口的大国持续开展全民普法,是中国法治建设史上的一大创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