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一高校把毕业答辩“搬”到田间地头,种粮农户现场“考”学生
齐鲁晚报· 2025-06-17 20:43
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山东农业大学在泰安市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的麦田现场为2025届毕业生举行产区答辩 答辩评审团由种粮农户 主管部门 农业专家和高校教授共同组成 实现跨界评审[1][3] - 答辩模式为产区选题 产区实施 产区汇报 旨在让学术研究与农户需求更契合 真正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 该模式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第二年[4] - 答辩考核从知农爱农情怀等四个维度进行评分 当前评分暂不影响毕业成绩 但未来计划纳入考核体系[4] 农业科研成果与一线应用 - 毕业生科研成果覆盖小麦全产业链 涉及农学 植保 机电 食品科学等9个专业 研究主题包括基于多光谱的小麦冠层氮素营养诊断 播期播量耦合与氮肥运筹对冬小麦抗倒伏性能和产量的调控机制 以及气吸式小麦播种机设计等[3] - 种粮大户在答辩中提出实际生产问题 如推迟播期的光热资源统筹难题 农机设计需考虑农村劳动力减少背景下的实际操作性 以及小麦茎基腐病防控技术中性价比更高的药剂筛选需求[3] - 减垄增地技术研究获得合作社肯定 为技术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公费农科生学会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解专业知识[3][4]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建议学校下一步围绕人工智能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进行探索[4] - 校方强调产区答辩模式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 人才培养必须回答好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问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