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
人民日报· 2025-05-16 06:01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 - 人工智能是基础性技术,要求人才具备深厚知识基础、跨学科综合素养及产学研融合转化能力 [2] -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推动知识体系迭代、教学方法革新和实践范式转型,形成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的良性循环 [2] - 推进全学段教育需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体系,实现启蒙教育、初阶应用与综合实践的有效衔接 [6][7] 教育体系改革方向 - 传统分学段教育存在知识衔接不足、跨界与创新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教育模式 [2] - 全学段教育打破阶段壁垒,利用人工智能的前沿性和交叉性特征实现针对性人才培养 [3] - 全社会通识教育面向多元人群普及人工智能知识,旨在凝聚创新共识并促进数字时代公平发展 [4] 国际竞争与政策部署 - 美国"AI for K—12"、欧盟"数字教育行动计划"等将人工智能素养列为国家竞争力核心指标 [5] - 中国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优化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相关学科设置 [5] - 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采用螺旋式课程设计推动素养发展 [5] 实施路径与生态构建 - 综合实践阶段需通过真实场景培养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实现技术应用与人文思辨的融合 [6][7] - 高校、企业及社会组织协同开发课程与技术,推动教育资源向多场景渗透,构建全民教育生态 [7] - 需平衡技术培养与人格塑造,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启迪和创新培育,培养科技与人文兼备的人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