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五段式”分时电价,不仅能“瘦身”还能“减压”
齐鲁晚报网· 2025-09-16 07:54
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概述 - 山东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 将一天24小时分为尖峰、高峰、平时、低谷、深谷五个时段 实行差异化电价政策 尖峰电价最高 深谷电价最低 旨在引导用户错峰用电[1][2] - 该机制于2021年首先在工商业领域试点 2023-2024年扩展至居民电动汽车和农业生产领域[2] - 电价差异显著:以居民电动汽车充电为例 深谷时段电价低至0.222元/度 谷段0.385元/度 尖峰时段达0.888元/度 深谷电价仅为尖峰电价的四分之一[2] 居民用电成本效益 - 新能源汽车用户通过错峰充电显著降低成本 例如在深谷时段充电仅需0.222元/度 谷段0.385元/度 相比尖峰时段0.888元/度最高单次充电差价达39.96元[1][3] - 具体案例:电池容量60度的电动车 深谷时段充满电费13.32元 谷段23.1元 尖峰时段53.28元 全年充电成本深谷时段约600元 谷段约1201元 均低于未采用分时电价的1731元[3] - 实际用户反馈:某用户年电费仅700多元 相比此前油车月油费近1000元大幅下降[1] 工商业领域应用 - 工商业电价波动幅度更大:高峰时段电价在平时段基础上浮70% 低谷下浮70% 尖峰上浮100% 深谷下浮90%[4] - 2024年4月35千伏工商业电价示例:深谷0.25元/度 低谷0.35元/度 平时段0.71元/度 高峰1元/度 尖峰1.2元/度[4] - 企业案例:山东力博利夫石油设备公司通过调整高耗能环节至谷时段 月省电费20余万元[4][5] 农业生产领域应用 - 农业企业通过调整作业时间降低电费 如某生态农业公司将灌溉时间从高峰下午5点调整至4点平时段 单次灌溉省电费近300元[4] 电网优化与新能源消纳 - 机制有效引导削峰填谷:2024年山东午间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加583.87万千瓦 晚高峰负荷转移225.51万千瓦[6] - 支撑电网应对高峰负荷:成功应对2024年夏季72天全网用电负荷破亿 最高达1.3021亿千瓦的历史峰值[6] - 促进新能源消纳:针对光伏"午间高、夜间低"特性 在光伏大发时段设置深谷电价(最大下浮90%) 引导用户主动调整生产时序[5] 储能与系统协同发展 - 拉大峰谷价差激活调节侧资源:发电机组容量补偿电价纳入分时范围 推动储能电站"低充高放"市场化运营[6] - 新型储能快速增长:2021-2024年山东新型储能装机年均增长549% 截至2024年底达717.7万千瓦 位居全国前列[6] 新能源装机背景 - 山东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24年7月底达1.2348亿千瓦 其中光伏装机9130万千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