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温铜浆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BC产业专家交流
2025-07-15 09:5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光伏BC产业 公司:隆基、爱旭、通威、天合、晶澳、晶科、宇邦、捷佳伟创、第二激光公司、麦维、Maxson、中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渗透率与价格**:BC组件在欧洲高端分布式市场渗透率达20%,国内市场渗透率5%-10%但认可度提升;国内分布式BC组件比Topcon高约0.1元,集中式高约0.05元,海外欧洲分布式高约0.2元,集中式高约0.1元多[1][2] 2. **产能与出货**:2025年BC电池二代产能保底50GW,预计出货20GW;隆基目标产能30GW预计实现,爱旭扩产至20GW[1][4] 3. **委外代工模式**:可助企业快速扩张、降低成本,但考验供应链管理能力;隆基2025年产能提升后不再委外,通威尝试参与招标[5] 4. **产线改造**:Topcon产线改造为BC产线合理,投资约9000万 - 1亿元,规模上升后可能降至5000万 - 6000万元[6] 5. **成本差异**:BC硅片、银浆、折旧成本高,组件端比Topcon高5分钱/瓦,未来可通过多种手段降低成本[7] 6. **组件端情况**:非规成本与Topcon无显著差异,单面焊接工艺简单;宇邦推出多层复合焊带,预计四季度导入产线[8] 7. **提效手段**:Topcon提效手段适用于BC,隆基HIBC结合HJT和Topcon技术提升转换效率[9] 8. **银浆与铜浆**:BC银耗高于Topcon,预计2026年全面导入非银化铜浆料;光伏行业倾向低温铜浆技术,但需优化剥离层导电性[1][11][12] 9. **电镀铜技术**:虽未被舍弃,但投资高、良率低,短期难广泛应用[15] 10. **政策影响**:陕西组件功率要求反映政策重视效率提升,或有更严格政策出台;政策保护本地企业,推动技术迭代[1][18][19] 11. **技术替代**:BC在分布式市场认可度高,集中式市场双面率是短板,与Topcon将共存[1][2][21] 12. **良率问题**:提升良率挑战在于图形化精度和膜层均匀性,隆基开线1 - 2个月良率达96%以上,3个月达97%,新公司约需半年[23][24] 13. **设备投资**:单晶硅BC电池生产涉及激光、LP、清洗等设备投资,总计增加约8 - 9千万[25] 14. **PECVD技术**:理论上在BC电池生产可行,需进一步调整和尝试以满足工艺需求[26] 15. **专利风险**:BC电池存在潜在专利风险,但整体不会成为重大障碍[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4年下半年有DC招标项目,如隆基参与华能集团500兆瓦项目,当时价格不高因BC在集中式电站未大规模应用[3] 2. 电镀铜曾火了三四年,通威已建成一条电镀铜产线[15] 3. 东方日升已完成纯铜浆验证且结果合格[12] 4. 传统BC技术复杂影响良率和成本,隆基和爱旭新一代BC技术简化流程[21] 5. 激光精度影响图形印刷质量,图形化与印刷匹配依赖先进激光技术及操作人员水平[27][28]